7月20日21日,河北电视台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星光影视园完成了第二季半决赛决赛的录制。
来自全国各地在之前节目中通关及复活的共计18名诗词高手们齐聚一堂,上演了一幕紧张精彩的诗词盛宴,来自台湾TVBS的新闻记者专程赶到录制现场,对节目组制片人、参赛选手进行了采访,并将在半决赛决赛播出前陆续播出相关节目报道,《中华好诗词》第二季至此完美收官。
《中华好诗词》从第一季开播起,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二季相较第一季在节目设计、播出表现、影响力方面更是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
一、精心设计——《中华好诗词》第二季节目全方位升级
1、《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内容为王,题库类型进一步拓展
节目增加多样化的题型设计。在保留第一季广受好评的影视题、沙画题、歌曲题、成语题的基础上,开辟新的题型样式。比如添加书画题,请知名书画家现场挥毫,书或画与诗词相关的作品,请选手根据作品表达的意境来答题;添加表演题,请现场艺人半即兴的表演某个诗词意境或者典故,进一步的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欣赏性。
2、《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力图打造“文化明星”
第二季改换了选手的出场方式,增设了人物短片、表现心理活动的第二现场以及擂主席位和龙争虎斗的挑战环节。所有增设的这些表现手段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另辟蹊径,打造文化明星;体现媒体担当,彰显正能量。通过第二季播出的社会反应来看,可以说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比如台湾选手张仲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台大学生一夜之间成为万人瞩目的“诗词男神”,受到台湾地区众多媒体的追捧报道;还有我们的特色选手重庆城管耿建峰,也是成为重庆红人,《重庆早报》、《重庆晚报》头版头条重磅报道;还有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山区基层教师魏国庆26年的坚守与执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3、《中华好诗词》第二季的文化名流、明星类型配比日趋合理
文化名流,尤其是明星的参与一直是我们作为文化类节目的特色之一。在第二季,除了赵忠祥、杨雨两位节目固定“大学士”之外,还不定期的添加了特别大学士,比如王刚、濮存昕、梁宏达等文化名人。随着节目影响力不断扩大,节目组在选择明星关主时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大。我们在挑选时注重了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不同口味。比如快男宁桓宇参加节目后,他的几百万粉丝团在网络上发起了“宁桓宇中华好诗词”的热门话题。青年一代已经逐渐把学习传统文化当成了一种时尚行为。
二、播出表现——《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创下收视佳绩
《中华好诗词》第二季自开播以来收视节节攀升,尤其是7月25日播出的第18期节目,收视环境十分激烈,同时段节目为新开播的《中国好声音》、《超级先生》、《爸爸去哪儿第二季》、《花样年华第二季》等多档强势卫视节目,在此收视背景下,该期节目仍然达到周五同时段全国第十名的.好成绩。50测量仪城市数据显示,《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全国平均收视率为0.272,同比第一季上升61.82%;河北省收视率为0.901,同比第一季上升67.16%,收视率提升十分明显。
三、两岸共鸣——《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助力两岸文化交流
第二季专门在台湾地区设置了报名点。在节目里,也涌现出几位来自宝岛的优秀选手。台大法律系的张仲宇、台湾师范学院文学院的梁道萍和孔子后人,台湾花莲医院医生孔繁锦等和内地选手以诗会友,并取得优异成绩。两岸文化在《中华好诗词》的舞台上再次水乳交融。节目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台湾多家媒体的热议和追捧,联合晚报和苹果日报、台视、中视、华视、壹电视、东森、TVBS等多家当地电视台也对《中华好诗词》进行了专题报道,热议大陆诗词文化类节目盛行,吸引台湾诗词达人报名参加,备受台湾观众的关注。同时节目也受到了著名诗人郑愁予先生的赏识,台湾网民纷纷表示:“这么好的节目希望在台湾也能看到,这些传统古诗词真的好有意境,而且题目形式多样又有深度,不能只靠死背,还要能有一定的文学程度与理解能力,真的好棒!”由此可见,《中华好诗词》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和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各界好评——《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引发全社会热议
《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开播后,备受媒体追捧,#中华好诗词#已然成网民热议话题,新媒体数据不断飙升。
新媒体关于#中华好诗词#的讨论热度空前热烈。根据某微博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7月29日,中华好诗词官博粉丝63万,第二季共发布微博1391条,转发30万次,评论10万条,博文曝光量1.3亿。#中华好诗词#话题阅读量3523万。讨论量90万。相关话题总阅读量1774万。(#宁桓宇再战好诗词#、#白举纲中华好诗词#、#宁桓宇中华好诗词#、#白举纲好诗词露两手#、)总计5298万。中华好诗词1小时话题热榜最高第1名,24小时热榜第3名,疯狂综艺季第一名;多时段力压爸爸去哪儿等综艺类节目。各项数据远超汉字英雄、中国成语大会、最爱是中华等同类型节目。据统计,《中华好诗词》的网络点击率和影响力居全国文化类节目之首。
与此同时《中华好诗词》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传媒业界、电视观众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华好诗词》得到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省委宣传部的表扬。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好评,提高了我台在业界的美誉度和在受众中的影响力。
五、再接再厉——多场特别节目精心策划中
《中华好诗词》第二季录制已结束,第三季已在紧锣密鼓策划中,预计10月份录制,节目组特别在《中华好诗词》第三季开播前,精心策划了四场特别节目,分别是“《中华好诗词》走进秦皇岛”、“《中华好诗词》走进台湾”、“《中华好诗词》中秋诗会”、“《中华好诗词》国庆诵读大会”,进一步利用选手文化明星资源,扩大节目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在竭尽全力做好每一期节目的同时,积极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加大节目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和渗透力度,吸引更多华人地区选手参加,从而带动和促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力求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茶文化与酒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喝茶早就超越了它本身的内涵,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吃茶,一为解渴,二为礼节,三为应酬。“三分解渴七分提神,三分饮七分品”方能达到灵与肉兼美之类的茶经茶道,作者将茶与茶文化侃侃道来,其中穿插有关茶的诗句,将知识与文学融合起来,使文章形象且生动,增加了可读性。
我好喝茶,但不善品。诸如“三分解渴七分提神,三分饮七分品”方能达到灵与肉兼美之类的茶经茶道,则是一窍不通。于我等凡夫俗子,吃茶,一为解渴,二为礼节,三为应酬。其余,无他。
一、到老黄家吃茶去
我与茶结缘,全因爷爷喜好喝茶之故。幼年时,我就成了爷爷邀约茶友的跑腿。夜幕初降,每每饭毕,我定然会在爷爷的吩咐下,帮其邀约邻里长者“考茶论道”。
燃一盏油灯,长者二三人,围坐一火炉,取一大砂壶,盛水八分有奇,驾于炉上,水沸。另佩一小紫砂壶,侧身,置于温火处,慢慢加热。一切就绪,从茶兜里取茶一两余,徐徐入内,轻摇紫砂壶,沙沙作响,似一交响乐,让人陶醉。间或,又将紫砂壶置于温火处再次加热,再次轻摇。如此周而复始,待茶干脆,清香扑面而来之时,将沸水倒入紫砂壶中,顿时狼烟凫凫,茶香四溢。围坐者双目睽睽,嘴叼烟斗,闲话茶道,笑曰:“鸡蛋鸭蛋好吃,茶蛋(淡)不好吃”,浸泡三五分钟,取茶杯二三,置于几上,遂将茶汁均匀分配,一者一分。茶汁虽少,色酽酽,味浓浓。因属头道茶,言最为尊贵,遂呼呼细品之,慢抿之,啜啜之声漾漾,直叫人嘴馋!正如浦瑾诗曰:“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啊!
年少的我,好奇,双眼瞅着,偶或也尝一尝新鲜。入口一试,味甚酽,甚苦,恰似中药,忙抓起空杯,用冷水漱口不止,遂引起长者一阵狂笑。如此一紫砂壶,多则浸泡四道或更少,便弃之于大壶之中,若茶瘾轻者,也未必敢碰。
于是,众人在茗品之间,山南水北地聊,五湖四海的侃。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或,或唾;或悲,或喜;或高亢,或低沉。大有太白之“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之雅,一幅悠然自得之态,直到月上三竿,偶或鸡鸣。
此类茶叶,多为自己栽种,购之者甚少,偶有采自高山云雾的荒山野茶。新春伊始,待“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之时,携一小篓,翻山越岭,自采自炒,虽无国家桂冠,却是经济萧寒之嗜茶者的大爱。不取其色,不贪其味,不见茶经,不入茶道,适合自己口味者,则视之为上品。
吃这种茶者,多是没有文化没有地位而经济又过于窘迫之乡村野老,他们不是专业品茶者,更不是专业种茶户,一般均为闲暇采晒,忙时沏饮,此为“土茶”。凡村中嗜土茶者,皆有自己的藏品,等到日薄西山,便各自抓取一二两,相互邀约:“走,上老黄家吃茶去”!这就是我最初接触到的土茶趣事。
对于厂家生产的上等好茶,第一次饱口福是我在县城上中学时,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终身难忘的场景。父亲为了我的前途,硬是将两支火肘扛到城里,几费周折,才攀上一县级领导,待转学事宜确定的当晚,我们请了客之后,便被邀入其宅小坐。一进家门,领导便笑盈盈地说要给我们沏杯好茶尝尝。随即,取一大玻璃茶杯,放入少许条状青茶,倒入沸水,瞬间,青茶悬浮,直立于水中,貌似麦芽,茶条不散,茶汁清澈,墨绿,十分诱人。二三分钟后,抿嘴啜饮,但终说不上味来。回味,颇似后来读小说《小五义》中那位豪爽状士之言:“香喷喷的,甜丝丝的,苦因因的”。领导笑曰:“此乃他人所赠,给亲戚们也分享分享”。观其态,颇有得意与炫耀之心。至今,我仍说不出那茶姓甚名谁,感觉应该是千儿八百以上之物。
二、茶经茶道茶文化
散文家艾煊在《茶性》一文中写道:茶与酒是千岁老友,但两人性格绝然相反。一个是豪爽,狞猛,讲义气的汉子;一个是文静,宽厚,重情谊的书生。茶为内功,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一盏浅注清流,清气馥郁。友情缓缓流动,谈性徐徐舒张,渐入友朋知己间性灵的深相映照。在他看来,茶是含蓄蕴藉式的'内向情感,饮前淡淡清气,弥漫于不易觉察的周围空间,一旦渗入人体,潜入全身汗囊毛孔,则缓缓生成温馨抚慰之效应。余以为,先生真正地诠释了茶的真谛。但凡善品茶者,应皆有同感。
其实,茶在中国文化中占特殊的地位,早就形成了享誉全球的独特的茶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就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就渗透进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领域。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是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能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并由此派生出了“茶风俗”、“茶道”、“茶经”等等让洋人望“茶”兴叹的茶文化来。除了诸如“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佚名);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范仲淹);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魏时敏)”等等有关茶的经典诗句让后人熟知以外,众多的文献都能找到茶文化的踪迹。在《红楼梦》中就有茶的妙论:“一杯曰品,二杯曰解渴,三杯曰饮驴”,这无疑就很精辟地概述了人们吃茶的类型。
在众多高贵商贾文人雅士眼中,饮茶须品茗,方显其雅趣。禅家有云:吃茶最要紧者为“清”“闲”二字,其禅意就在“见素抱朴”、“澹泊宁静”、“不起心,常无相清净”之中。但这禅意实在过于深奥,于我等凡夫俗子,品茗之时最多只在净与不净,淡与不淡之间徘徊,或雅或俗,均不是太看重。闲暇之时,择一清静之所,把清茗而遐想,啜茶汁而神思,掩面庞而交故,置身于静室幽篁之内,抛烦恼于九宵,忘记柴米油盐,不沾半点浊俗之气,于是,心中顿生一种悠然自得的恬静之情来,这便是普通人饮茶之最高境界。此种清闲,恰如宋人释德洪《山居》诗云:“深谷清泉白石,空斋斐几明窗,饭罢一瓯春露,梦成风雨翻江”,只可惜如今世事浮沉,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至于吃茶的清雅,骆成骧有一联最为经典:“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但要在这个“狗肉锅中还未烂,伽蓝更取一尊来”与“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的浮躁社会之中,步入此种“茶境”之内,自然是需要相当的底蕴储备与抗扰能力的。对此,小可不提也罢!
三、茶里茶外茶闲话
其实,吃茶最讲究的还是一种“纯净”的兴致与气氛。把茶“冲”进壶内,不论同桌知己还是陌路人,只要话匣子一打开,就有醇醇的笑声,就有朴朴的情意,就有暧暧的氛围,那才是喝茶的最高享受。对于饮者,轻啜慢抿,缓缓品味,有助于缅怀过去展望未来,有助于独自浸润在创造与遐想之中,更有助于亲朋好友间隽言妙语的笃行谈兴。因此,饮茶而不携带其他目的,“饮者在意不在茶”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喝茶,喝的是情意,喝的是未来,喝的是对美好日子的期待与憧憬,只有这样,茶叶的好坏也就无所谓了!
纵观现实,由于现代社会攀比之风日盛,不良风气也在传统茶文化中泛滥成灾。宋人张俞在《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中的种种哀怨,已经茶界中日渐凸显,慢慢演变成了“遍宅好茶者,不是买茶人”。请君细看:全同各地那么多茶厂,所生产的名贵优质茶的极品精品,又有多少转化成GDP的?大多成了厂家领导对上级“老板们”的“贡品”。其他地方不说,就拿贵州水城春来说,一年之中所生产的那些优质茶叶的极品精品,还不够“上贡”给领导们尝鲜啊!我真的不知道这是社会的发展趋势,还是生产力在转型?哈哈,影响情趣,这些不谈也罢。
如若君有兴致,也可如蒲松龄先生一般,在泉边开一小茶座,免费招呼过往客人,一来可以喝茶解渴,二来可以收集资料,著书立说,“聊斋”一下,“志异”一番,这样,至少也可青史留名。如若没有那般兴致,也可倚栏临风,独自小饮,茶杯一端,便“草草杯盘共一饮”了。一如梁实秋《喝茶》所云:“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路边埂畔皆可奉茶”,也是另有情趣的。这样,即便茶不名贵,也能喝出真正的茶味来。如若刻意把光阴都虚度在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上,那茶味就真的发酶了。发酶的茶味,会影响社会和谐的,我们不倡导也罢。
众所周知,茶与酒相比,酒越陈越醇,茶则越新越香,喝酒吃茶,皆在氛围。茶,不一定名愈贵者愈好。只要适合自己的口味,与自己的实力相匹配则可,我们不应该走入吃茶误区。
对于吃茶,我最同杨羽仪先生《水乡茶居》一文中的说法:“不论早茶晚茶,都要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一天辛勤劳作,各自为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中国人好喝茶,中国人喝茶已经影响了整个世界。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中国人,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中国茶,凡是有中国茶的地方都有中国茶文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此看来,我们喝的已经不止是“茶”了。喝茶,其实早就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早就超越了茶本身的内涵。茶客们啊,品茗也好,解渴也罢,牛饮也成,一定要喝出“茶味”来,请不要沾污了我们优秀的茶文化!
民族文化融合与《木兰诗》
摘要:《木兰诗》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木兰是一位深受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影响的汉家女子,其所蕴含的传奇美质与文化特色,使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
关键词:文化融合;木兰
关于历史上的民族交流与融合,马克思曾提出一条极为经典的规律性断语:“依据历史的永恒规律,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就中华民族而言,无论是隔江对峙的南北朝,还是曾经一统天下的的元朝和清朝,都不可避免的最终皈依和接受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称为“汉化”,这恐怕是中国历史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主旋律。但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及汉族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也不容忽视,这就是史家惯常习用的“胡化”。这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尤为突出。魏晋易代之际,北方游牧民族继匈奴衰败之后又相继崛起了鲜卑、突厥、羯、氐、羌、柔然等少数民族,割据中原,划片为政,逐步建立政权,成为统治民族,最混乱时称为“五胡十六国”,而统治北方较为时间长久的和区域广阔的要算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而不论何族所建,历时多久,区域多大,应当说都是民族杂糅共融共生的状态,而绝不可能是一族所建,一族所居,一族所有。因此,北朝多种民族杂糅共存,多种文化交流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局面,才是草原叙事诗的巅峰之作《木兰诗》产生的基石,才是它蕴藏丰富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源泉,也是分析解读《木兰诗》的钥匙。
《木兰诗》这一古代奇诗的产生年代和作者至今众说纷纭。南朝陈时人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最早记录了《木兰诗》的诗名,但无具体作品;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将其列入《梁鼓角横吹曲》类,但并没有明确其时间属性,只笼统地说其为“古辞”;《古文苑》、《文苑英华》等文集将其作为唐人的诗作;清人沈德潜编选《古诗源》收录《木兰辞》时的观点更为矛盾,一方面认为《木兰诗》“断以梁人作为允”,是“梁诗”,另一方面又认定《木兰诗》“乃北音也”,“北音铿锵,钲铙竞奏,《企喻歌》、《折杨柳歌辞》、《木兰诗》等篇,犹汉魏人遗响也。”(《古诗源・例言》)余冠英编著的《乐府诗选》将其收录为北朝乐府民歌类。现在基本上沿用了余冠英《乐府诗选》的观点。但是沈德潜的看法也值得注意,他阐明了《木兰诗》确为一首反映了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现象的、显示了多元美学价值的长诗, 应将其放入到北朝这个特殊的“汉化”、“胡化”并存的文化大背景下去认识。
通常诸种文学史和赏析《木兰诗》的作品,都把木兰当作一位具有明显汉化特征的鲜卑族奇女子形象。而我以为,如果将木兰归列为游牧民族的话,无疑就消减了花木兰这个受到历代人民喜爱的女子的份量和价值,特别是与北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冲突、交融最为激烈和紧密的事实不相切合。我们知道,北朝特别是北魏民族杂糅融合的程度较高,一定程度上很难分清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背景下,我们没有必要确指木兰为哪一族人,她只是浸润在文化、习俗、价值观念等多元文化形态交融时期的一个在认识上有悖规常,行为上超凡出奇的北方的奇女子而已。然而,如果不将木兰的民族属性归类的话,似乎很难细致分析她的英雄传奇人生的`美学内涵,因此,我认为不如将她定性为一个生长在胡汉共居地区,身受多种民族文化影响,具有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渴望和平安宁幸福生活,讲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汉家奇女子形象。这样归类的原因有:花木兰之所以成为世代相赞的英雄,并不是她有如刘兰芝那样的对爱情的忠贞不二,以死殉情,也不像秦罗敷那样容貌倾国倾城,智慧超群,而是她面临家中无人出丁、老父年迈体衰的人生窘境,为父分忧。这样代父奔波、替父解难的孝道观念就成为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唯一也是主要的心理动机,而这也恰恰是后世百姓最为击节赞赏之处,体现了汉民族道德价值的核心内容―孝道。而受匈奴文化影响甚重的北朝少数民族,此时还盛行着“贵壮贱老”的习俗,很难产生替父出征的传奇故事。同时, 花木兰功成名就,不愿接受朝廷的封赏,回归故里,这依然是汉民族孝道观念在发生着作用,在没有明确人生归属之时,依亲父母,侍养家人,是封建社会女子的唯一出路。倘若为鲜卑女子,理应应诏入朝,引领军队。因为在匈奴作战过程中,确实出现过阏氏作为主帅统领女作男装,“负甲以戎”的女兵作战的史实,史籍中也有记载。更何况《木兰诗》中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样汉家女子极为传统的“女工”之习以及梳装打扮极为细腻完整的生动描写。由此,将她的族姓生拉硬扯归之为某种少数民族,只能弱化这位奇特女子的价值内涵。
《木兰诗》作为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素质的叙事诗,它所体现北方游牧民族所共同崇爱赞同的浓郁的尚武精神、豪壮品格、报国志气、健壮体魄,以及依稀展示的渴求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种种思想倾向,特别是其间还鲜明地显示了汉家文化的深厚影响,无疑是中国诗歌史上绝无仅有的诗苑奇葩。张萌嘉《古诗赏析》称:“木兰千古奇人,此诗亦千古杰作,《焦仲卿妻》后,罕有其俦。”所以将《木兰诗》这首杰出的北朝民歌置于草原诗篇的行列,应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草原之音的《木兰诗》是古代草原文学宝库中第一首民间叙事诗,共62 句,其“事奇诗奇”(清沈德潜语),写北朝奇女子为父出军,征战十载,行程万里,刀光剑影,拒赏还乡,重梳红妆的奇特经历,不论从内容的刚健有力、催人向上,风格的壮美豪纵,还是艺术结构上的严谨别致,语气的轻快爽利,都将草原诗歌的艺术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首先,《木兰诗》重新审视了战争题材对于草原文学创作的价值意义,改变了以往草原诗歌展示战争侧重于创伤、灾难、残酷、痛苦的基本格局,将诗歌主人公由战争中被动、受难的状态,提升到自觉、主动的地位。以木兰是战争的主动参与者的角度,倾情注笔于普通百姓为了家乡的和平安宁,不畏牺牲,不惧艰难,主动请战,报效国家的英雄主义行为,这就将社会民众对于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追求引入草原诗歌,从而真正从本质上还原了草原诗歌雄壮有力、粗豪刚健的美学本色,为后代草原英雄主义文学的蔚为大观奠定了基础。
其次,《木兰诗》精雕细刻地展示了奇女子花木兰的艺术美。她一方面具有着普通女子普遍共有的青春爱美,勤于女工,爱恋父母的惯常心理,让人顿觉亲切逼人,;另一方面她又超越寻常百姓,敢于以自己弱小柔婉之肩挑起捍卫家乡、国家安宁的重任,建立了不世之功业。这就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想象、美的启迪。她不仅流淌着汉族女子的血脉,更闪现着北方游牧民族刚健、勇武、豪壮的民族精神的神奇异彩,这就使她具备了多样的人文特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一个花木兰,积淀着文学符号化的审美效应。
最后,《木兰诗》体现出鲜明的民间创作和文人润饰加工相结合的特点,这恐怕是草原诗歌诞生以来的第一次。第一,《木兰诗》选择性地吸收了北朝民歌的精华所在,并创造性地为己所用,如《木兰诗》开始八句“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就与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中的“敕敕何力力,……今年无消息”的句子极其相似,但内涵和境界却迥然不同。前者宏壮中蕴含低吟,透视着欲从军建功所产生的焦虑和内心斗争的激烈,后者情绪哀婉,关注的是婚嫁的前途和个人命运,但都朗朗上口,自然流畅。第二,文人之笔的渗透。《木兰诗》流传于文风极盛的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来临之后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文人自觉地以艺术美介入到民歌的改造与创作中,如《木兰诗》中高度凝练、对仗工整 、结构严谨的关于十年征战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时空两个角度着笔,极富概括地写木兰转战千里,沙场纵横,经历艰险,豪情洋溢的传奇战斗经历,显然是文人兴到称羡之笔,与其他首尾连缀,口语化、对话式的笔迹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清乔亿《剑溪诗话》说:“无名氏之《木兰诗》,虽词意高古,而波澜渐阔,肇有唐风矣。”由于《木兰诗》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它才成为草原诗史上的一颗明珠,闪烁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牛森主编.《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三辑〔Z〕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北师大出版社。
[3]乔亿《剑溪诗话》(M)∥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