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与湖泊的诗句合集66句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河流与湖泊的诗句合集66句

形容湖水的诗词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12、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1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1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0、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2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2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25、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2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9、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2、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

3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4、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5、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36、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7、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38、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佚名《涉江采芙蓉》

39、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40、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1、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卢仝《有所思》

4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3、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4、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4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7、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48、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49、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5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5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52、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5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5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5、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56、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57、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58、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59、山无陵,江水为竭。——佚名《上邪》

60、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杜甫《哀江头》

6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63、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65、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66、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67、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68、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69、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三首》

7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71、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

7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3、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74、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75、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76、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陈与义《登岳阳楼》

77、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78、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79、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张籍《成都曲》

80、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杜甫《曲江二首》

8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前赤壁赋》

82、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83、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84、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85、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86、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87、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88、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89、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虞美人·听雨》

90、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91、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92、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93、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94、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95、湖清霜镜晓,涛白雪*来。——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96、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97、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98、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99、河水萦带,群山纠纷。——李华《吊古战场文》

100、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咏怀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

【唐】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

高壁抵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

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过长江

【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题长江

【唐】贾岛

言心俱好静,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

送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唐】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属吉尔吉斯斯坦),五岁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青莲乡。少年时博览群书,研习剑术,26岁时出蜀,开始了一个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后任翰林供奉,报国志向得不到施展,加上他蔑视权贵,放荡不

李白现存诗篇900多首,内容丰富,有的批判黑暗现实,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

在艺术上,李白继承和发扬了浪漫主义精神与创作手法,运用神话传说,驰骋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自己的这两句诗是他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译诗、诗意】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

【赏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人间银河 瀑布成因】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诗。瀑布在人们的眼里,是一种极为壮丽的自然景色,它那奔腾澎湃的气势.使祖国的山水显得更加雄伟和生动。在我国,瀑布是很多的,不仅是庐山,雁荡山、黄山、莫干山……许多名山中都有瀑布。在河流上,还有更多更大的瀑布,像贵州白水河上的黄果树瀑布,黄河上的壶口瀑布,牡丹江上的镜泊湖品水楼瀑布等都是景色壮丽、水力强大的瀑布。

为什么会出现瀑布呢?那是因为这里的地势突然下降,高低相差很大,水从这里流过时,便突然跌落形成瀑布。

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方不少,而同时有水流过的这个条件就不一定具备了。河流是经常有水的,因此许多瀑布出现在河流上,出现在河床高低变化很大的地方。

在一条河流上,河底的岩石种类在各处是不一样的,有的软,有的硬。软的容易被破坏,地势变低;硬的被破坏得慢些,相对地显得高了。在软硬岩石交界的地方地势高低相差比较大,就会出现瀑布。有的河流的支流注入主流的地方,因主流中河水破坏力很大,将河床冲刷得很深,支流则浅些,于是在此处也能形成瀑布。如果不是流水,而是冰川,更能刨刮出深浅不一的山谷,提供了形成瀑布的条件,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高山中。

别的一些因素也会使地形发生变化。比如,河底发生断裂,断裂的一边地壳下沉,另一边上升,这样当然会形成瀑布;另外,当河流被火山喷出的熔岩、山崩时塌下的沙石以及来自冰川的堆积物堵塞时,就造成了湖泊,而因为湖泊中的水

形成瀑布的原因很多,瀑布的出现清楚地表明了地壳上在不断发生变动。

瀑布出现后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在水流下跌的地方,水力最为强大,对地壳的破坏特别剧烈,瀑布跌落处的陡崖不断崩塌,向着和水流相反的方向后退,终于河底高出的部分显得不突出了,瀑布就会慢慢地消失。早在100多年以前,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就发现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在最近35000年以来已后退了11.2千米。

瀑布所拥有的力量与它的水量和落差有关。所谓落差也就是它的高度,水量、落差愈大,瀑布跌落的力量也愈大。

面对着这样壮丽的瀑布,诗人画家常常要为它吟诗作画。但在旧社会里,由于时代的局限,纵如李白的豪放,在这大自然的杰作面前也只能发出“壮哉造化功”的感叹,乃至产生了“永愿辞人间”的念头。

在劳动人民的眼里,瀑布已不再仅仅是供观赏的景色,更重要的是,它是可以被驯服的巨大动力。大的瀑布可以发电,小的瀑布也可以推动机器碾米磨面,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在我国古代,虽然那些天然的大瀑布尚未能利用,但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已开始了筑坝堰水,用来推动磨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