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关于酒月的诗句总汇96句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李白的关于酒月的诗句总汇96句

1、《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月下独酌四首》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4、《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5、《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6、《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独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着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7、《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8、《沙丘城下寄杜甫》

唐·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9、《相和歌辞·杨叛儿》

唐·李白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咽一气凌紫霞。

10、《山人劝酒》

唐·李白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春风尔来为阿谁,

蝴蝶忽然满芳草。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麋鹿志,

耻随龙虎争。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顾谓戚夫人,

彼翁羽翼成。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举觞酹巢由,

洗耳何独清。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倾。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浊酒一杯家万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梁园吟》)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诗仙李白惯于寄情于明月,擅于用月意象抒发情感。下面来看看!

“月”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永恒的意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

可见,“月”可分为“残月”“明月”“淡月”“新月”“缺月”“皓月”“斜月”等。“月”真的有这么多形状吗?非也。其实,这些不同的月就是作者借以抒情、思乡、言愁的意象。

“酒”在中国文化中不是一种简单的饮食,而是一个饱含丰富文化意蕴的文化现象。酒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部落,他们从采集的野果储存后发霉尝到了酒味,酿酒文化从此开始。从夏朝酒文化盛行,到商人善饮酒,周代大力倡导“酒礼”与“酒德”,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论语》:“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小雅・吉日》:“以御宾客,且以酌醴。”)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酒不是一种简单的饮食,而是一种文化。

酒文化继续延续,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酒政文化”,三国时期酒风极盛,劝酒之风颇盛,喝酒手段激烈,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曲水流觞”的习俗,把酒道向前推进了一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饮酒成为了雅趣,酒与情,酒与诗接下了不解之缘。

酒文化继续丰富,到了唐宋时期酒与文人墨客大结缘,出现了辉煌的“酒章文化”。李白饮酒解愁,苏轼饮酒赋文。酒与诗词、酒与音乐、酒与书法、酒与美术、酒与绘画等,相融相兴。到了明清两代,饮酒特别讲究“陈”“酒”以陈者为上,愈陈愈妙。纵观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古往今来不少人在觥筹交错、悲欢歌啸之余要冷静思考,这就不足为奇了。

翻开李白的诗作,题材多与“月”“酒”相关,其表达的情感却各不相同。我作了一定的梳理,归纳如下。

一、问月饮酒,叹生命短暂而达观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的意象和游子思乡、闺怨之愁结合为一体,似乎成了定式。但是,李白在《把酒问月》这首诗中对规定的母题作了一次彻底的'突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两句把本不相干的月和酒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李白端着酒杯问月,姿态潇洒,富有诗意。酒能让人兴奋,使艺术思维得以自由释放。故在诗中,酒成了赋诗的兴奋剂,解愁的良方。而李白问月饮酒,在感叹生命的短暂这一点上和今人是一致的。他叹道:“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两句似乎是反用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确,人生与永恒的明月相比,显得十分短暂。面对永恒与一瞬,人们会生发许多感慨,而李白却显得有些达观。他的《把酒问月》用这样的话来作结:“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种面对生命苦短的达观,来自于酒的迷糊和麻醉,归咎于酒的使然。

二、邀月独酌,隐藏孤独寂寞之情

李白的《月下独酌》把月光和酒作为意象,把月光当成富有生命的活人,邀之即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独自一人的李白饮酒解愁,实在孤独。但富有人性的明月,李白举杯一邀,影随其身,成为朋友。而月亮和影子毕竟不是朋友,把月和影子当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结果。正如杜甫的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哪怕是短暂的欢乐,在李白看来也该尽情享受,及时行乐溢于言表,恰如《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以说,李白独酌邀月,正是为了解脱孤独寂寞之感。

三、白酒黄鸡,高歌自信人生必有用

在李白的一生中,742年(天宝元年)是他最值得高兴的一年。这年,李白已四十二岁,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他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此时此景,李白饮酒不用邀月,不用问月,酒是新熟的酒,食是秋肥的黄鸡,情是喜悦的情。酒酣起舞,浑身充满自信,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在他的眼里,看不起自己的人如“会稽愚妇”,而自己却是“朱买臣”。此时,李白的心中也有怨,怨的是马跑得慢、路途太遥远,正如其诗句“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