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画家米勒有一幅名画《晚钟》,画面上,一对青年夫妇正低着头默默祈祷,夕阳微弱的光线从背后投射过来,隐约可以看见他们沉寂而严肃的面容。画家抓住人物特定时刻的动作进行描绘,用以表现绘画语言无法描述的声音形象。注视着他们祈祷时沉静的身影,我们耳畔仿佛回荡着田野远方传来的钟声,那是缥缈、崇高、具有宗教意味的钟声。
其实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钟声最初都是一种宗教性的音乐信号。不同的是,西方的宗教传统自始至终贯穿下来,在中国,钟声的内涵却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1
钟在中国最初用于宗教祭祀仪式,这种钟声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恐惧、松弛和宗教性迷醉;也用于准宗教性的战争仪式,表达一种慷慨悲凉、置生死于度外的'情感。
2
原始宗教在中国文化中衰退以后,钟声转而与庆典活动相关,造成一种阔大、热烈的气氛,比如《诗经·关雎》中的“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是婚庆场合的钟鼓。
3
后来这类钟声演变成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信号,并具有了一定的装饰意义,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指的就是这层意义。
4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钟声的影响便由堂庙而入于山林古刹。寺院的钟声被赋予了一切皆空的佛教思想,逐渐变成人们反省、忏悔和探视内心、领悟生存的象征,也成为古典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意象。
中国古人写“钟声”的诗句很多,其中多有脍炙人口的佳句。“钟声”以其特殊的存在方式,构成古典诗歌中一个独具兴味的审美意象。
素有“诗佛”之称的唐代诗人王维佛学修养深厚,对于佛教“空”的本质有深切领悟,古典诗学的钟声意象在他的诗中得到最完美的展现: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谷口疏钟动,渔樵唯觉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回荡在云雾缭绕、古木参天的深山里的钟声,秋雨之夜遥遥传来的时断时续的钟声,震响暮色笼罩的山谷的钟声……这些钟声来自远离红尘的地方,穿透灵魂,召唤着人们回首青山白云,皈依佛家宣扬的空寂的世界本原。
这种具有强烈佛教色彩的钟声意象在古典诗歌中随处可见,比如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中,以“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表现蜀僧的琴声带给诗人的强烈净化效果:僧人临水弹琴,琴声正如流水,洗去听者心中的尘想俗念;琴声余响袅袅不绝,与霜天寒钟融合在一起,更让人有泠然超脱俗世之感。
为了强化钟声这种听觉意象所特有的余音绕梁效果,也由于中国古典诗歌格外讲求韵外之致,钟声意象常常出现在诗歌的末尾。
寺庙是佛教建筑之一,汉传佛教的寺庙均是中式建筑风格,藏传佛教的寺庙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相关寺庙的'诗词内容,一起来看看!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北岳庙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杭州孤山寺
唐 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芜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题杭州灵隐寺
唐 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
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
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留题灵隐寺方丈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题润州金山寺
唐 张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望悬空寺
明 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
梵宫依碧献,栈阁俯丹枫。
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
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
过悬空寺
明 郑洛
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
山川缭绕苍寞外,殿宇参差碧落中。
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
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登悬空寺
明 郑洛
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
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
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歩禅关最上层。
登悬空寺
明 刘遵宪
谁开石壁礼金仙,缥缥层楼结构难。
清梵漫疑云外度,香台真向雾中看。
山连太岳千秋壮,客到孤峰五月夜。
为问远师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盘桓。
题悬空寺
明 吴礼嘉
飞阁丹霞上,白云几度封。
萝悬千洞月,风落半空钟。
树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龙。
慧光千万丈,日夕满恒宗。
游悬空寺
清 邓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
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
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钟声 在晨雾中传出很远 很远
绕过飞檐 游过松林 飘向虚空间
相逢合掌 阿弥陀佛
我有痛苦吗 因为有我
我无痛苦吗 因为无我
寺院上空飘过祥云
善 洒向大地
猫 转眼忘记了母亲 忘记了兄妹
人 一辈子 一辈子就忘记了父母 忘记了兄妹
悠远的钟声 敲击着你的心灵
告诉你
不要吃它 它是你的父母兄妹
猫没听懂 它要吃
不要吃它 它是你的父母兄妹
人没听懂 也要吃
不 不要吃它
它 它是你的'父母兄妹
光中 智慧告诉你
你比猫聪明
但 还是在梦中
高楼在山中只剩下一点点
山 在星球上只剩下一点点
星球 在无边无际的虚空间只剩下一点点
人笑猫 到底是
才一转眼 就不认识父母兄妹了
人笑自然 那是迷信
谁看到了 只信眼前看到的
因为 你一直没有走向自然
好像昨天就在那时
才一转眼 白发苍苍背驼腰弯
快吗 因为您有智慧
慢吗 因为您愚痴
抱着痛苦您以为在呵护着幸福
天天追求着痛苦 您以为那是在追求幸福
还为追不上而痛苦着
因为假的比真的更具真实性
暮色中 寺院的上空飘过了悠长的暮鼓声
早晨没醒的人 在暮色中也许该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