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的诗句的意思整理66条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春寒的诗句的意思整理66条

(第一首)

春分寒雨漫无边,九尽未寻亮丽天,

大地苍茫缺暖色,枝头难绿任花眠。

(第二首)

北国三月气温寒,蜡象成群涌路边。

呼啸北风吹入骨,闹春竟敢少穿棉。

(第三首)

清明时节燕迟归,却见长条斗雪飞。

软细垂丝新绿嫩,横斜疏影暗香微。

青苗沐雨衫襟翠,紫李迎风蓓蕾绯。

冬退寒山终换色, 一江春水尽朝晖。

(第四首)

寒春花影見無期,空任鳥鳴簾外熙。

宿雪猶殘芳氣杳,浮雲未返翠風遲。

塵封薊柳不知趣,月冷燕台誰辨疑。

豈怨東風歸日晚,且烹清茗釀春詩。

(第五首)

飞雪催春怨雨迟,苞红萼绿惹相思。

枝头舞落销魂吻,更待娇容好入诗。

(第六首)

千呼百唤始含苞,夜有春风吻柳梢。

孤傲新桃先吐蕊,浓谦旧草后遗姣。

一枝独秀园深处,万朵群芳市远郊。

人赴馨香寻故梦,鸟回寂静筑安巢。

(第七首)

村落山川淡雾中,春寒荒野未茏葱。

子规声里祈青帝,不见杜鹃映日红。

(第八首)

已点朱唇欲报春,犹有寒气万般侵,

白雪凛凛刺肌骨,红萼点点显精神,

疑是寒梅斗虐雪,实乃娇杏苦争春,

但等暖阳重现日,清香四溢满乾坤。

(第九首)

人行冷雨梦犹期,故国梅风或正熙。

欲汇珠流凭浪逐,更张碧伞作舟移。

毂飞泼水不知趣,衣湿侵寒谁惜姬。

岂怨雷锋蛮地少,汤鸡阮啸自成诗。

(第十首)

东君欲点萼头红,醉意朦胧又几盅。

好酒烧情情不禁,琼花写就付香风。

(第十一首)

借酒寻愁好自悠,枯山不魅水空流。

斜阳浓染霞披树,疑是霜寒度叶秋。

(第十二首)

寒春一夜落华英,久病杯衔雪后晴。

挺拔新杉天外冷,婆娑池柳日边明。

因怜芳藻小舟缓,却为幽鸣双耳轻。

留待残阳非是晚,此心好与白云征。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春寒字词解释:

巴陵:古郡名,今湖南岳阳市。

园公:诗人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

胭脂:一种红色颜料。也泛指红色。

春寒翻译:

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

春寒袭人,也侵凌着初春的花朵,怎不叫人担忧。

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

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春寒背景:

春寒赏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 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

个人资料: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梅尧臣妻子谢世后次子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9.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4分)

参考答案:

8、答:诗歌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2分)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2分)

9、答: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1分)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1分)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