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粮节粮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它告诉我们:粮食是多么得来之不易,每一粒都饱含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也告诫我们节约每一粒粮食。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妈妈非常宠爱我,总是会把好吃的留给我。记得小时候,我吃饭经常挑三拣四的,看到不爱吃的,不喜欢的菜连闻都不闻,吃到了不合胃口的就吐掉。有一次,我又犯老毛病了,爸爸皱起了眉头,十分严厉地批评我:“你怎么又挑食了?这是浪费!”我小声地说:“我就吐掉了一小口。”爸爸看着我,摇了摇头,问道:“你知道这粮食是怎么来的吗?”我仰起小脸,说:“知道啊!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啊!”“那你知道怎么种出来的吗?”爸爸又追问道,我摇了摇头。于是,爸爸决定带我到乡下外婆家去看一看!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们来到了外婆家,爸爸说正赶上农忙,外婆外公都去下地干活了,于是我们也去了田间,一路走去,我看到稻田里,许多人都在插秧,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喘不过气,农田里放了很多水,水没过了人们的脚踝,一直到小腿肚,只见一个老爷爷,他戴着草帽,头发花白,弯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地移动着步子,手里拿着水稻秧一棵一棵地插着,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上衣!我不禁想:农民伯伯可真辛苦啊!爸爸说,这才是第一步呢,插完秧,以后还要不断地锄草,施肥,除虫,收割,才能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粮食。我想起外公手上厚厚的老茧,黑黝黝的皮肤,那都是长期劳作形成的。想起这些,我心里酸溜溜的,为我以前随意浪费粮食的行为内疚极了!那时候,我便做了决定,要做一个节约粮食的孩子!
最近,看电视上报道,还有好多山区的孩子吃不饱,只能挨饿上学,我想,如果我们每人都节约一粒粮食,那么我们全中国十三亿人一天就可以节约十三亿粒粮食,可以去帮助那些因为贫穷、自然灾害等原因正在挨饿的人们免受饥饿之苦。随着“光盘行动”在全社会的全面铺开,我发现节约粮食的美德也如春潮热浪般在校园蔓延,同学们很少有剩饭,吃多少,盛多少。大家都以“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珍惜每一粒粮食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爱粮节粮的模范。
第二篇:爱粮节粮
2010年,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低碳环保。但是我认为与其在一旁大谈特谈要怎样怎样环保,不如做一些有用的,就从节约粮食说起。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写过节约粮食的古文,例如,两首《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话流传甚广。当你走过农田,看到在地里辛辛苦苦农作的农民,你是否会为自己浪费粮食的行动而感到羞耻?当你在悠闲打扒着碗里的饭、米粒掉落一地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说不定现在正在挨饿的农民?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就是在珍惜那些劳作人民的努力成果。背对着火辣辣的太阳,擦着汗水,一声一声嘿咻嘿咻的人是为我们的生活付出最多的人。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明,我没有做到真正的珍惜粮食,可我做到的是在一天一天的进步,我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骄傲,不知道在多久以后,我可以骄傲的说:字什么什么时候起,我再也没有浪费过一粒米。我相信我可以做到,就在不远的将来。
看着每天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将没有吃完的饭倒掉,这一幕真的触目惊心,浪费,真的好浪费。这些90后没有尝过真正的苦,每一天都是生活在阳光下的阳伞里,所以他们不懂,说再多他们只会左耳进右而出。
如果仅仅只是一群孩子在浪费,还有饶恕的余地,可是就连一些曾经尝过劳动之苦的大人们也在浪费着,每天是烧的多吃的'少,吃不完就倒。难道他们忘了几年前他们也是这些他们眼中的废物的创造者了吗?我为他们而感到悲哀。时代在进步,可是人们却在忘本。这让我觉得真的很可悲啊!
问问这个大自然,它还可以为我们服务多少年?问问那些劳动人民,他们还能劳作多少年?问问我们,我们还有多少年“享受”这些?大自然摇了摇头,在这样任人类浪费下去,它会垮下。劳动人民摇了摇头,在这样无止尽的让人类索取下去,他们没有精力再去坚持了,而下一代的接班人却又在哪里?那群娇生惯养的80后、90后?他们可以吗?他们都摇头了,我们又能怎么?他们都没有法子了,我们又能怎样?哪怕是为了多“享受”几年,也让我们开始爱粮节粮吧!让大自然多坚持几年,让劳动人民多坚持几年。
爱粮节粮,提倡低碳环保,说,够吗?要的是看得到的行动,那么就不要言而无信。从这一刻,哪怕下一刻,你就可以实施你的行动了!Let’s do it together,people !
第三篇:爱粮节粮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次听到这首诗,我就会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
小时候,我是学校里有名的“瘦猴”,不仅瘦,而且十分调皮,像一个假小子一样,固有“瘦猴”之称。每次回家吃饭,除非遇到我喜欢的菜,否则两小时的回家就餐时间,我就只要是分钟就能搞定。因为我会把那些饭菜通通倒掉。然后到学校里买零食吃。为此,我的爸爸妈妈总是批评我浪费粮食。可我都不放在心中,认为又不是我种田,为什么我要节约粮食。直到那次我的观点才改变。
那年暑假,妈妈要带我回老家玩。当时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可到了老家,一切都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路上遍布牛粪、鸡粪,甚至商店都没有。我瞬间有种想回家的冲动。无可奈何之下,我只有住下来。
等我与家中亲朋好友一一打好招呼后,一位与我年纪差不多大的表姐说要带我去玩儿,一听到玩儿我又振作起来。真想知道,这乡下有什么好玩的。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竟把我带到田里,说要与我比赛割稻。没办法,在妈妈的监督之下,我只好与她“玩”起来。我小心翼翼地蹲下来,拿起来镰刀,一株一株开始割起来。可妈妈却说,像你这样割下去,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割完。于是我加快了速度。这不加快速度还好,一加快呀,这一加快就把我的手割出了一道口子。他们又说这是轻伤没事的。没办法,我只好再此慢吞吞地割起来。临近中午,太阳愈发毒辣,豆大的汗珠滚下来,又迅速蒸发。稻叶随着微风摆动,不时划过我的脸庞。由于早上没认真吃饭我的体力渐渐不支,最后干脆一屁股坐在树荫底下,不起来了。我才明白种粮食这么辛苦。我不禁想起以前的事更加惭愧了。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节约粮食。懂得浪费可耻。这对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帮助。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李绅古诗《悯农》教学设计1
一、教材内容简析:
歌曲《悯农》内容选自同名经典古诗,体现了音乐与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完美结合。歌曲为二拍子,旋律流畅优美,以中速吟唱,情感真挚。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艰辛,说明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应爱惜粮食的道理。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与生俱来的爱唱、爱跳的天性能很好地帮助自己将自身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潜能挖掘出来。尤其是当动静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达成一致的时候,往往能触动起他们极大的音乐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吟唱、表演等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有韵律、有情感地吟诵古诗《悯农》,能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悯农》,能进行歌曲《悯农》的动作创编并乐于参与表现;使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爱惜粮食的道理,培养和激发学生用音乐语言传承和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能用真挚的情感吟诵古诗《悯农》。
2、能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流畅地吟唱歌曲《悯农》。
五、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的正确演唱。
六、教学媒体:
钢琴、教学光盘、音乐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一)感受古诗歌曲:《悯农》
播放歌曲《悯农》,教师带领学生自然地摆动身体,初步感受歌曲韵律,以愉快的心情进入音乐课室。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悯农》音乐旋律及本课学习内容)
(二)吟诵古诗:《悯农》
1、请个别学生朗诵唐诗《悯农》;
2、引导学生模拟古诗人吟诗作对的情形及神态,有节奏地朗诵《悯农》;
3、和学生一起在《悯农》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悯农》,同时对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经典文化及告诫学生要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吟诵诗歌,充分调动和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吟唱古诗:《悯农》
1、引导学生用跟唱法,学唱歌曲《悯农》
要求:随范唱小声跟唱,找出演唱有困难的小节或乐句。
2、反复听难点乐句的演唱三次,再请学生试唱
3、第二次跟唱歌曲《悯农》,帮助、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
3、“歌曲接龙”的形式,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鼓励学生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学习优势,鼓励学生找出学习难点,为学生铺设自我发现、自主学习、自我成就的舞台,促成互长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本环节应有检验学习成效环节,如,齐唱、小组唱、个体唱等,可渗透在学唱过程。同时为下一环节作铺垫,还应适当加入教师引导的律动)
(四)表现古诗:《悯农》
1、比创意
a、律动创作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边演唱歌曲《悯农》,边为每一句诗歌编配一个能体现诗歌内容及情感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b、唱一唱、比一比、评一评
要求:从各小组歌曲的演唱、动作的创编、合作的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
2、合作学习
要求:随意将学生分为(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吟诵、吟唱、表演三个组,鼓励学生对自己参与创作的情况进行自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鼓励和帮助学生拓宽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的思维)
(五)小结
谈话、访问式结束新课学习,鼓励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所得,分享学习的快乐)
李绅古诗《悯农》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农、当的写法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
(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师出示辛苦,教读。
你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听录音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如果会的同学能跟录音机一起读,也不必加以制止,追问一句:你从哪里学会的.?提示学生:我们可以从许多地方学习知识,希望小朋友们做个有心人。
2.过渡:由于这首诗绝大多数同学都能熟练背诵,所以直奔本课的生字。这首诗你们会背了,里面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词,看谁学得又对又快。
(二)认读生字
1.下面请你轻声读课文,用手指指着课文,圈出带红色音节的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学习生字的主要方法:你们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学习生字?(拼读音节、问同学、问家长、问老师。)
3.小朋友们归纳得真好,那就请你赶快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吧。(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播。)
4.学习完生字以后,请你给同桌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5、抽生教读生字。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抽生读,齐读。
7、在词语中你认识了生字,那么老师把生字单拿出来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当读到午时进行扩词,从而理解日当午。)
8、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9、齐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
(一)捡稻穗游戏,复习生字
1、秋天来了,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庄稼获得了大丰收。你们看:金黄的稻穗在秋风中摇摆,好象在向人们微笑。收割后,还有一些稻穗遗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们一起去捡稻穗。你可以任选一颗,读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篮里。(师贴稻穗图,画篮子)
2、抽生上台拾稻穗,然后反过面贴于篮子里。
3、你打算把带哪个字的稻穗送给谁?为什么?
(二)指导写字
(出示农、当、汗、午)
1、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2、重点指导当,认识小字头,学生认真观察书上的笔顺,然后书空。
指导农,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笔?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4.学生练习写一个字,同桌互评,然后再写一个。
六、总结全文
(板书)
6、悯农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两三岁的小孩都会背诵,因此,读背并不难,关键是要从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从小要爱惜粮食。为此,我在设计时围绕一个辛苦,从帮老师解决难题引出辛苦,看图了解辛苦,到读诗句感受辛苦,从而把学生并不容易体会到的辛苦突破了。
1、开头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乐于去解决。
2、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生字的学习,诗句的感悟,全是学生自主观察,学习。
3、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
4、如果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照片,录象资料,或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将更能从心灵上让学生受到教育。
5、朗读的指导还要更细致。
关于节约粮食的讲话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粮食是我们补充体能的主要物质之一,可是浪费粮食的现象我们却随处可见。
此刻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浪费也随着生活的提高而增多了,吃了一半的面包,吃了一口的馒头,吃剩下的白米饭,喝剩下的汤,这些困难时期想吃都吃不到的食物却都被扔进了垃圾桶。
也许会有人说,浪费这么一点东西无所谓呀!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每个人都扔掉那么一点,那么世界将会浪费多少粮食啊?诸葛亮经常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仅有勤俭节约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我们从幼儿园就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为我从农村里长大,最能体会这句诗的含义了。在农村,夏天能够随处可见村民们顶着炎炎夏日还在地里除草干活,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啊,还有的弓着腰站在滚烫的水中插着秧苗,这是多么辛苦的事啊。当我亲眼看到的时候我完全被惊住了,才懂得一滴汗一滴血这句话的含义。虽然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可是家人却很少让我上地里干活,所以我不知这么累。所有这一些,是我董事时,我的妈妈带着我去赶集回来的时候发现的、明白的。
在偏远的山区有很多孩子吃不上饭,吃一次饺子也算是很奢侈的了,可是我们呢,却不明白珍惜此刻完美的生活,把粮食就像垃圾一样倒掉,我们不觉得羞愧吗?
所以说,让我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关于节约粮食的讲话稿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传承中华美德。
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粮食又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国家发展的基础。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而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有限,且耕地呈逐年下降趋势,粮食生产严格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再加上天灾人祸。所以我国的粮食也是很有限的,需要我们去爱惜、去节约。
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粮食就非常重视,古人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警醒我们珍惜粮食。而现在我们也要同样珍惜粮食。
节约粮食可以让更多人吃饱饭。我们学校的食堂每日为学生提供多种可口的.菜肴,每天要消耗数百斤粮食和蔬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营养,但仍然有同学将部分粮食倒入泔水桶。每天看着整碗米饭倒掉,实在令人心疼。甚至还发生被浪费的食物堵塞下水道的事情。
节约粮食并不能因为谁家富有而去随意浪费,不关乎钱财而是关于道德修养,多节约一点粮食就可以多给贫困中的孩子带来多一点的希望,因此我们要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浪费现象就在我们身边,而节约粮食,做起来也是很简单:
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菜,不随意倾倒粮食。吃饭的时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吃饭,不挑食。无论是父母做的饭菜还是学校提供的饭菜,都要吃净。这样不仅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还可以节约粮食,一举两得。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智慧。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节约粮食做起!
谢谢大家!
关于节约粮食的讲话稿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俗话说:“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我们不仅仅要热爱自我的生命,更要热爱全世界人民的生命。
记得我小时候十分不注意节约粮食、珍惜农民伯伯汗水换来的成果。每次吃饭,白花花的米饭掉得桌子上、凳子上、地上到处都是,对其他食物也是爱吃就吃,不爱吃就扔掉不吃。可是,去年在奶奶家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使我懂得要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热爱生命。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爸爸带我去乡下奶奶家玩。奶奶家有几只小狗。我十分喜欢小狗,和小狗一齐玩耍,吃饭时,小狗还围着我的脚脖子转来转去,我一时兴起,把吃的鸡腿、排骨等一股劲扔在地上喂给小狗吃。这一切都被奶奶看到了,她生气地说:“奶奶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三年自然灾害中也不知饿死多少人啊!此刻的小孩倒好!竟不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米饭吃得到处都是不说,还拿菜去喂狗!”这时,爸爸也板着脸对我说:“粮食来之不易,你背一遍《锄禾》给我听一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背完这首古诗,明白自我错了,低下了头。
爸爸见我羞愧的样貌,语气也缓和了下来:“你明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吗我国人口已达十三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要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是我国第一大问题。还有,在发展中国家,每五人中就有一人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你此刻的生活很》幸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可是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想想在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地方,异常是在非洲的人们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呀!”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是呀!我以前这样浪费粮食实在是太可耻了。地球资源每一天在减少,人类的需求每一天在增加,为了让更多挨饿的人们有饭吃,为了热爱更多人的生命,今后我必须要节约粮食、珍惜粮食!
节约粮食、珍惜粮食值得我们深思啊!
关于节约粮食的讲话稿4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从小就会背诵的诗句。相信我们同学都不会忘却。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但是,看看我们每天中午回收的饭箱,各种浪费粮食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有的同学光想买零食,不想吃饭??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
我们不能忘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要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自觉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关于节约粮食的讲话稿5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由于我家离学校较远,所以中午只能在食堂吃饭。最近,我经常看见有些同学饭菜的四分之一还没吃到就倒掉了,也许是不合胃口,可不管什么原因,我都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饭店里,有些人为了摆阔气,一下子点那么多菜,也吃不掉,最终还是被服务员给倒掉了。我真想跟他们说:“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来之不易啊!”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正说明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吗?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人均有粮食却很少,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我国人口虽然很多,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却很少。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们更应当节约粮食。
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此刻做起,做一个节约粮食的好学生。
关于节约粮食的讲话稿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粮食,从你从我做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这首唐诗大家都会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虽然父母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节约粮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个呢?
所以为了唤起大家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意识,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为“世界粮食日”。虽然现在的中国地大物博,物产资源众多,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但是浪费粮食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节约”一词在不少人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
要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挨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长期遭受贫困和营养不良之苦的人口8。54亿。面对如此严峻的粮食问题,我们浪费粮食?作为我们这一代,不要总以为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我们的耕地面积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却要养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可见珍惜粮食,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从小做起,从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拿出实际行动来爱惜粮食,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俭以养德”,自古以来,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值得彰扬的美德。我们中国,之所以要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因为中国浪费不起。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每个人只要浪费一点,总数就非常惊人。同学们,其实节约粮食,就是不浪费,做起来很简单: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这样做,既符合节约的要求,也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最后,我大声呼吁,人人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请大家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你从我做起!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