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写景的诗句精选66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过故人庄写景的诗句精选66句

【诗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出处】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意思】

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小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庄园去做客。绿树环抱小村,青山斜欹郭外。

【全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过故人庄:拜访老朋友住的村庄。

具:准备,置办。

黍(shǔ):黄米饭。

合:环绕。

郭:城墙。

轩(xuān):窗户。

场:打谷场。

圃(pǔ):菜园。

把酒:拿起酒杯。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借指庄稼。

重阳日: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在这一天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风俗。

就:走近,来到。这里引申指品赏。

【全诗鉴赏】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田园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用平淡的字句,朴实通俗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田园风景画。尽管全诗40个字,无一个“情”字,一个“友”字,然而,从始至终却横溢出一种热烈、真诚、淳朴的朋友之情,正是这种淳情真义在深深感染着读者,使这首诗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

诗的开头两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写的是农夫对朋友的隆盛招待之情。作者别出心裁,先写“具鸡黍”,后才是“邀”至家里,其起笔就让读者感受到了农夫那种对故友的挚热之情,先声夺人。第二联描写客人对田园风光的无限喜爱之情。在故友的陪同下,客人赏玩山村景色。只见绿树成荫,环绕村庄,树隙中透出青山,更显郁郁苍苍,青山绿树,令人陶醉,这样美好的田园山庄,怎能不令客人顿生无限爱恋之情呢?第三联,述写主客二位故友的谈吐无拘,亲密无间的'融融之情。故友农夫,在家里摆上了丰筵,打开窗户,一边与朋友开怀畅饮,一边面对窗外的谷场、菜园,漫话农物长势,菜桑收成,这一对故友难得见面的高兴劲儿,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畅开心扉侃侃而谈的兴奋形态跃然纸上,使读者亦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也不自觉地参加了这酣畅淋漓,令人神往的宴筵。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客人与主人依依不舍之情。千杯入肚,尽露真情,酒逢知己,哪有够时,人还没有离开筵席,就约着重阳佳节之时,花盛开之日,还要来此畅饮一番,那情景,那场面将更是多么迷人,这对朋友情意绵绵,纯洁而且高尚,令人羡慕,使人感动。

这首诗,既可以说是一首很成功的田园诗,也不失为一首很成功的言情诗。全诗字句平淡,通俗易懂。然而,其平淡之中露真情,于通俗之中见淳意,古人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所谓画,就是写景;诗本身就是言情,“诗以言志”么。诗要写景,写事,因为它是靠形象思维的,但诗人写景,写事总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总是要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这才是好诗。这首诗把叙事与写景巧妙地结合在一块儿,从中溢出感人至深的朋友之情,毫无矫揉做作,无病呻吟之态,完全是让读者从平白的叙事写景中感受情的存在,所以,这首诗被誉为艺术珍品。

《过故人庄》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过故人庄》是首著名的田园诗,作者孟浩然也是盛唐著名的隐士。这首诗,乍一读来,好像只是紧扣题目,完整地写了访问老朋友的农庄的经过;仿佛诚恳地说了一通辞别道谢的家常话,话说完了,诗也结束了,真是“淡到看不见诗”。然而知人论诗,稍加咀嚼,便可体会到这番家常话,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构思和提炼,极为淳美。以拉家常的语言形式,抒写并赞美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和朴实真挚的友情。

诗的首联点题。“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是说老朋友用鸡黍置办了酒宴,自己应邀到他的农庄做客,流露着朋友的盛情和诗人的欣喜。这似乎就像一则日记,叙述了一件刚刚经历的极其平常的事情。故人“邀”而我“至”,文字非常质朴,不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平常。这正是友谊深厚的至交之间的往来。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所特有的风味,又可以见出待客之简朴。这种不讲客套和排场的招待,往往能使朋友在更为亲切的、不分彼此的氛围中把心扉敞开。朴实的邀请,只能用朴实的笔调来写。这个开头平静而自然,不作丝毫渲染,既反映了挚友间的亲密关系,也显示了融融的气氛特征。

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说农庄座落在一围绿树里,背景是一溜之青山斜放开去,迁延至城郭之外,显示出农庄地处郊野,僻远幽静。上句是写近景,好像很随意地把一眼看到的.农庄四周的景色采入诗中――绿树环抱,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悄然一转,将读者的视线引发开去,那城郭之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两句写农庄的自然景象,一近一远,一密一疏,顾盼之态如见,亲切之情可掬,表现出主人隐居的环境,同时流露着诗人情不自禁的欣赏和爱慕。“合”、“斜”二字极为传神却又完全像是信手拈来,用得极其自然。

颈联“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说在农庄里,老朋友和诗人打开窗户,面对着场地和菜圃摆开筵席,端起酒杯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关于桑麻之类的农事,洋溢着宾主情投意合的乐趣。“话桑麻”取自陶渊明《归田园居》“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的语意,说明主客完全忘情在农事上了;而且更让你有一种置身田园之感,从而引起对农事的关怀,分享收获的愉快。于是我们仿佛嗅到场圃上的泥土馨香和不远处传来的桑麻芬芳;看到庄稼的茁壮成长和喜人收获。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结合,绿树、村舍、青山、场圃、桑麻和谐组合起来,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幅。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仿佛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这里虽然只是叙述宾主欢晤、畅谈农事,但却很好地表现了诗人倾心于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

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是接近的意思;“就菊花”指赏菊,但又有不邀自来的意味。“待到”――“还来”――“就”,这一连串词语的运用,透露了诗人想重来此地的心情。诗人在农庄愉快地度过了一天之后,临走时似乎根本没有想到要谢谢故人的盛情款待,却直截了当,毫不掩饰地直言还要再来这里度过那美好的重阳节,这就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感谢之辞。这种表示,出自诗人的内心,表现了诗人直率的心情和诚挚的情谊。

归纳起来,这首诗首联应邀赴约,颔联写农庄风光,颈联写田园情趣,尾联写再约相会,结构层次紧扣题目来安排。语言明白如话,但极具浓郁的诗意,抒发了赞美友情和田园、倾心于归隐的情怀。诗的总体风貌是平淡的,它所写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描绘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感情也是恬适平淡的,没有什么极度的兴奋喜悦。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因此,从艺术上看,它虽是律诗,却像古体;虽然对仗工整,却很自然活泼;虽然描写景致,却是浑然见意。但这样平淡质朴的写法,决非平淡枯燥,它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真挚的感情。诗人在这个访问的如话家常的结构形式中,巧妙地交织抒写了“故人”和“我”两个人物,在正面赞美“故人”的同时,处处表露着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诗人自我的生动形象。即是说,全诗始终如影伴形似的同时出现“故人”和“我”两个形象,被赞美者和赞美者一起浮现在人们眼前,诗人坦白诚恳的胸襟和情怀,感人至深。因此这首诗,它如话家常,但并非客套,而是一片真心。它深入浅出,故貌似平淡而其味如醇酿。它技巧老到,却并无造作,而是浑熟自然。其平淡清腴的诗歌风格显露无遗,确有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唐诗别裁》沈德潜)、“不钩奇扶异”(《郢州孟亭记》皮日休)的长处,从而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拓展:

过故人庄诗词赏析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一、二(首联)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颔联)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五、六(颈联)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尾联)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考预测】

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任选一问回答。

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

答:从景物描写的角度、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能指出抓住特点写景(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结合等)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如对偶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如“合”“斜”)等赏析。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两句流露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

4.诗评家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也就是说孟浩然的诗表面平淡却韵味悠长。请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为例,简析一下孟浩然的是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的特点。

答:诗句就像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正是这平淡的文字写出了至交之间不用客套的交往形式。

写景古诗词(一)

《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写景古诗词(二)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