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月亮的诗句精练100条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诗经中月亮的诗句精练100条

赞美月亮的诗句 篇1

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2、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苕溪酬梁耿别后》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4、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5、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

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寓意》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1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13、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1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1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马诗共二十三首·其五》

16、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临江仙》

1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18、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自河南经乱》

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2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21、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秋思赠远》

2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秋歌》

23、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24、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寄韦南陵冰》

2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26、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27、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

28、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塞下曲》

2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30、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山石》

3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朗月行》

3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闻王昌龄》

3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

34、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春题湖上》

3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3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

37、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听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3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3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40、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春江花月夜》

41、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

4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3、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

赞美月亮的诗句 篇2

1、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2、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3、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李白《把酒问月》

6、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刘方平《秋夜泛舟》

10、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萧诗

11、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12、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

1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14、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马戴

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1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1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21、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2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李白《把酒问月》

23、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4、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袁枚《春日杂诗》

25、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2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2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28、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29、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描写月亮的优美的诗句

月亮代表什么意思?

月亮是美的象征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月亮成为文学中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到汉魏六朝,月更成为诗文歌赋的直接描写对象.南朝周祗《月赋》形象地描述了月的美感:“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月被赋予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审美内涵.而当月与世间山水相结合,便会构成更加清美的景致

月亮诗集合李白篇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月亮诗集合杜甫篇

月夜

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优美的句子有:

1 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2 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3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4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5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6 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7 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8 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9 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10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11 月牙儿弯弯的,像姑娘们笑得甜甜的嘴.

12 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瑞鹤仙·乡城见月

作者:蒋捷

绀烟迷雁迹,渐碎鼓零钟,街喧初息。风檠背寒壁,放冰蟾,飞到蛛丝帘隙。琼瑰暗泣,念乡关、霜华似织。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

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柯云罢弈,樱桃在,梦难觅。劝清光、乍可幽窗相照,休照红楼夜笛。怕人间换谱《伊》《凉》,素娥未识。

注释

⑴绀: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⑵檠:灯架,也指灯,风檠,灯光在风中遥曳不定,故称。

⑶冰蟾: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指月,明月皎洁晶莹,因称冰蟾。

⑷琼瑰:指美玉。《诗·秦风·渭阳》:“琼瑰玉佩。”《左传·成公十七年》:“声伯梦涉洹,或与己琼瑰食之,泣而为琼瑰,盈其怀。”此处形容泪珠晶莹如玉。

⑸化鹤归来:见王安石《千秋岁引》注。

⑹蕖:芙蕖,荷花,《诗·郑风·山有扶苏》:“隰有何华。” 郑玄笺:“未开曰菡萏,已发曰芙蕖。”此处指何花灯。宋代元宵多点红莲灯,见姜夔《鹧鸪天》注。

⑺花院梨溶: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

⑻柯云罢弈:用烂柯曲故。《述异记》:“信安郡石室中,晋时樵者王质,逢二童子弈棋,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铠,置斧子坐而观。童子曰:‘汝斧柯烂矣。’质归乡间,无复时人。”此处指时移世改。

⑼樱桃二句:段成式《西阳杂徂》:“姑婿裴元裕言群从中有悦邻女者,梦女遗二樱桃,食之,及觉,核堕枕边。”此处指往事如梦,空留记忆。

⑽《伊》《凉》:唐曲调名,即伊州、凉州二曲。王灼《碧允漫志》卷三:“唐史及传载称‘天宝乐曲,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均为少数民族乐曲,此处借指元人的北方曲调。

译文

青红色的烟雾凄迷,遮断了飞雁的踪迹。渐渐听到零碎的鼓声钟鸣余音断续,街市里的喧哗刚刚静息。风灯背靠着寒冷的墙壁不住摇曵。冰晶般的明月放射着清光,一丝丝飞入细密的帘帷缝隙。像声伯暗暗哭泣,泪珠儿凝成了琼玉。料想我的家乡也定然是月光如织,霜华铺地。像丁令威随意将自身化为白鹤归来,却已忘却故乡旧游之地究竟在哪里。

往日的旧游欢乐至极。恍若蓬壶仙境朵朵红莲倒映水面,梨花盛开的庭院,花月溶溶皎艳,一连几个春宵醉酒狂欢。像王质梦里观棋直到罢局,醒来斧柄已烂,像裴元裕随从有人梦见邻女吃樱桃,醒来樱桃坠在枕畔,那奇妙的梦境再难寻见。我劝那清晶的月光,只可与我幽窗相照为伴,不要去夜晚吹笛的红楼映照流连。只怕人间的笛谱换成了《伊州》《凉州》凄厉的北方旧曲,嫦娥不懂得人事沧桑的相思情怨。

宝鼎现·春月

作者:刘辰翁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动、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

注释

①穿市:在街道上穿行。

②彩鸾:指出游的美人。

③金吾:执金吾,古代在京城执行治安任务的军人。

④“甚辇路”二句:为什么街上的喧闹静止下来了呢?原来是听到了女子美妙的歌声。念奴,本是唐天宝中名娼,此借用。

⑤月浸葡萄十里:月光泻在十里西湖上,现出葡萄般的深绿色。

⑥鲛珠;指眼泪。

译文

红妆盛艳的佳丽骑马游春,踏着婆娑的月影,高竿上彩旗如林,在闹市华街穿游追寻。迤逦的楼台歌舞一眼望不尽,随着丽人们秀足莲步带起了脂香弥漫的微尘。幽婉欲断的箫音,呼唤着彩鸢期约归去,今夜不用怕执金吾的呵禁。皇帝车辇证从大路驶过,闹市的喧哗暂时静息,只听歌女们欢歌四起。

宣和年间的'繁华旧事父老们还有记忆,北宋沦亡了,抱着金铜仙人,如流水般洒落清冷的泪滴。南宋承平,又能环顾临安城沙河塘的繁华美丽。河面上灯烛倒映,明光闪烁是连绵不断的宅邸。帘影忽儿凝定,又忽儿散开化成一片彩锦,灯光灿灿的涟漪。月色浸润着西湖的十里深碧。看那些往来游春的神仙般的美女和才子,谁肯将菱花镜儿打碎,亲人分离?

令人断肠悲凄呵那些骑着竹马嬉戏的小儿女,空自听说大宋宫廷的盛大乐队拥有三百乐妓伎,久久地期待,春天不归来,待到春天归来时,人已昏昏欲睡,错过它的归期。又在灯前捧着发髻诉说往日的哀凄,暗暗坠下珍珠般的泪滴。即使当时亲眼看见《霓裳》乐舞的盛况,而今也是天上人间永相隔,犹如在梦里。

湘春夜月

作者:黄孝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陂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诗词注释

①湘春夜月:词牌名。黄孝迈自度曲,词牌即词题,与诗意完全吻合。

②翠玉楼:此处指华丽的楼阁。

③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其妾的名字。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

④并刀:古代作品中出现的“并刀”,有两义,一是指并州出产的刀子。二是指并州出产的剪刀。此处当取第二义。

诗词译文

世上非暮春可伤,可伤者乃在天涯羁旅;非羁旅可伤,可伤者更在生生隔绝的亲人和恋情。无怪翠禽的清歌,尽付与了落寞的"黄昏";柳花的轻飞,更难诉凝得的"别绪"。空酒的尊,在夜色中暗暗啜泣;淡青山,也默然无语。过片的层层烘托,使残月照耀的翠楼,愈加凄清。再推出一天"汀波"摇荡"的"湘云",愈增缺月难圆,梦短天长之哀切!

绿头鸭 咏月

作者:晁元礼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阑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

【注释】

① 素娥:即嫦娥,月中仙子。丹桂: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

②“玉露”二句:玉露,秋露。零,指雨露及泪水等降落掉下。金风,秋风。

② 瑶台:美玉砌的楼台。此泛指华丽的楼台。

③ 迟迟:眷恋貌。

④ 凝恋:深切思念。

【词意】

傍晚浮云收敛,淡净的蓝天像一片澄碧的琉璃。银灿灿的圆盘,从海底升起,皓洁的月色洒下清澈的银辉,笼罩四野。晶莹莹纤尘不染,月宫嫦娥淡装伫立,明净净历历可数,那丹桂的枝叶参差不齐。刚刚开始结露,秋风尚未凛冽,一年中再没有如此美好的秋夕。露天下久坐仰望,疏落的流萤时时闪过,惊起的乌鸦向南飞去。登上冰冷的瑶台,将栏杆倚暖,欲下台阶却迟迟疑疑。

我想念远方的佳人,自离别断了消息,当此夜月也应寄情千里缓解相思愁绪。最牵动情怀,是那铜漏的水声不断滴沥;暗自伤心悲惨,是那婆娑的花影偷偷转移。料想来日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依然清丽,但天气是阴是晴又怎能预知呢?我们倾心爱恋,如今离别后,又期望着隔年的相遇。但愿人们健康,清醇的美酒,淡素的月影,永远相随相伴。

眉妩·新月

作者: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桂花旧影。

注释

⑴新痕:指初露的新月。

⑵淡彩:微光。

⑶初暝:夜幕刚刚降临。

⑷团圆意:唐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此处反用其意。

⑸深深拜:古代妇女有拜新月之风俗,以祈求团圆。

⑹未稳:未完,未妥。

⑺素娥:嫦娥。

⑻银钩:泛指新月。

⑼盈亏:满损,圆缺。

⑽太液池:汉唐均有太液池在宫禁中。

⑾端正:谓圆月。

⑿云外山河:暗指辽阔的故国山河。

⒀桂花旧影:月影。

译文

一痕新月渐渐挂上柳梢,仿佛眉痕。淡净的月彩从花树间透过,蒙胧的光华将初降的暮色划破。新月明艳便使人生出团圆的意愿,闺中佳人更深深拜月祈盼,祝愿能与心上人相逢在那花香迷人的小径。一弯新月就像两道美人的秀眉没有画完,一定是嫦娥还带着离恨别情。最令人喜爱的是,寥廓明净的天空上,那弯新月恰似宝帘上的帘铮,小巧玲珑。

月有圆亏缺盈,千古以来就是如此,不必细问究竟。我叹息吴刚徙然磨快玉斧,也难以将此轮残月补全。长安故都的太液池依然存在,只是一片萧条冷清,又有谁人能重新描写昔日清丽的湖山?故乡的深夜漫长悠永,我期待月亮快些圆满澄明,端端正正地照耀我的门庭。可惜月影中的山河无限,我却徒自老去。只能在月影中看到故国山河的象征。

月下笛

作者:张炎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漫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注释】

①万竹山:在今浙江天台。

②《黍离》:《诗经·黍离》篇,写周朝的志士看到故都宫里尽是禾黍,悼念国家的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诗。

③连昌句:连昌,唐别宫名,在今河南宜阳。约略,大约。

④张绪:少有文才,风姿清雅。此处作者自比。

⑤杜曲:唐长安城南名胜地,此指故国家园。

【词意】

万里长空飘着孤云一片,清寂地浮游着渐飘渐远,故人呵到何处将你寻见?在寒窗里入梦酣然,旧时曾经走过的道路还能记忆。连昌宫的杨柳大概已所剩无几,最叫我难过的是,听着淅淅沥沥的夜雨。梦回惊醒,无端地到忧伤凄寂,面对着烛影摇曳,拥被孤眠谁与我倾心话语?

丰姿清雅的张绪为何迟迟不归去?断桥边鸥鹭相盟的伴侣,半已零落却仍然眷恋依依。我疲倦地颠簸于天涯羁旅,此时的心事实在痛苦悲凄。只怕重返临安故地,又重洒愁苦的泪滴,试问杭州故居的旧时人家,而今是否依旧在那里?恐怕她翠袖单薄,正当天寒日暮之际,还在梅花树旁斜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字词注释

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是指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⑸鸣蝉:蝉叫声。

⑹旧时:往日。

⑺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⑻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⑼见:同“现”,显现,出现。

⑽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白话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关山月

作者: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词句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云“《关山月》,伤离别也”。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按:击节拍。

“厩(iù)”句:马棚。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占中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又可理解为南宋当今君臣不思恢复。将它留给后代去处理。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白话译文

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

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

中秋月

作者: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1)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关于月亮的诗句苏轼

西江月·梅花

作者: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词句注释

⑴瘴雾: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⑵芳丛:丛生的繁花。

⑶绿毛幺凤:岭南的一种珍禽,似鹦鹉。

⑷涴:沾污,弄脏。

⑸唇红:喻红色的梅花。

⑹不与梨花同梦: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白话译文

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它的素色的面容如果翻一下嫌太过粉婉,如果雨雪洗去妆色的话那种朱唇样的红色根本不会褪去。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去和梨花有同一种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