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的古诗句摘录80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衣食住行的古诗句摘录80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曾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你知道有哪些关于重阳节尊老爱老的诗句吗?

重阳节尊老敬老的诗句

1、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文森《九日》

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5、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6、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7、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 杜甫《九日寄岑参》

8、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9、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0、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1、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2、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 潘希白《大有•九日》

13、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4、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6、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7、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8、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9、帽堕笑凭纤手取。 ——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21、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 秋瑾《九日感赋》

22、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 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

23、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 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4、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25、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26、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 ——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27、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8、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 妙信《九日酬诸子》

29、秋明白鹭双飞处。 ——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0、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 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31、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 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32、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 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33、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34、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 妙信《九日酬诸子》

35、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 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36、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 —— 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37、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 —— 潘希白《大有•九日》

38、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 徐灿《菩萨蛮•秋闺》

39、倒照秦眉天镜古。 ——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40、一年佳节过西厢。 —— 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41、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42、绮罗丛里胜登临。 ——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拓展阅读:重阳节关爱老人的句子

1.我想和你一起变成老人!等到那时我们的头发变成苍白,我们已不再年轻,如果你还会对我一如即往,那我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

2.重阳重阳万事不难,在这个和平幸福的年代里,祝你们全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3.·为我的思念装上翅膀,让他飞到你的身边,为我的关怀安上雷达,随时探测你的心情,在你最需要关怀时送上我最诚挚的.问候,重阳快乐。

4.月初九是重阳,孤身在外想念爹娘。举杯遥祝二老安康,愿你们身体健康老当益壮,心情舒畅神清气爽,康乐人生如意吉祥,欢乐多多幸福绵长!

5.奶的歌谣,是我心中最美的旋律,爷爷的风车,是我儿时最好的玩具,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请允许我深深的道上一句,祝您二老身体健康,拥有久久的幸福与甜蜜!

6.重阳九月九;大家捧杯好酒,祝愿友谊恒久。愿亲朋好友幸福永久,事业成就!祝天下父母健康长久,快乐久久!盼天下老人无病无愁,活到九九!

7.松柏不残四季翠,山村难老百岁人。

8.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9.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愿你拥有一个美好、快乐的节日!秋风徐徐,重阳九九,蒸上九重的粟糕,备好香醇的菊酒,等着与你分享。

10.岁月流逝,流不走我心中的你!将万千思念托付那吉祥鸟,带去我深深的问候;时间阻挡不了那份执着,不管未来之路多么崎岖,今天给你送上重阳祝福!重阳节快乐!

11.九月九,重阳至。登高远望,饮酒赏菊,品糕点,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重阳习俗,给您一个充实的重阳节,祝您在重阳节吃好,喝好,玩好!

12.异乡逢佳节,秋风拂纸鹞。登高无处闲,小酒添乡愁。又一年的重阳到了,漂泊在他乡的游子们,愿你们重阳快乐,身体安康。

13.九九节日大联欢,高朋满座把酒满;不问昔往各自处,只把今日歌畅欢。哪将忧然放心头?尚须快乐尽满怀;此刻劲歌频伴舞,欢聚一堂赛神仙!

14.你理想,梦想,心想事成;公事,私事,事(天冷的说说)事称心;财路,运路,人生路,路路畅通;晴天,雪天,天天开心;亲情,友情,爱情,情情似海;重阳节快乐!

15.阳节日家人聚,情人聚,朋友聚,同学聚,人来聚,财也聚,众美事、好事皆聚。祝健康快乐天天与你相聚!

1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7.因你表现优秀,领导让你旅游,衣食住行全免,还可额外奖酬。乘坐天宫一号,日期重阳九九,登高踏月尽享,还可免费风流。回时月老题词祝你节日愉快。

18.世上若有诤友,那就是如你对我那样关怀的朋友。愿你拥有无穷无尽的幸福与欢乐愕纳钣涝睹篮茫业闹坑?祝重阳节快乐!

19.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祝您老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20.秋风徐徐迎重阳,醇香菊酒与分享;茱萸遍地笑开颜,登高遥望思心切;良辰美景无限好,清风拂面情意扬;把酒共醉送祝愿,愿君福寿康宁乐。祝重阳节快乐!

21.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天才,就是能将一片赤子之心带入老境的人。

22.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23.朋友相交知己一生,爱人相伴白头到老。七老八十重阳节手牵手登山远望,让夕阳映衬相互搀扶的身影,塑造一段美丽风景!祝天下老年人重阳节快乐!

24.九重阳风和日丽,深秋天高云逸情爽。怡情雅兴去登高,茱萸吉祥戴胸前。避邪瑞祥好运来,手持黄菊金光闪。美满幸福春满园,愿你重阳吉祥安!

25.在此重阳佳节之际,为您送出我最真的问候,希望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生活天天开心,事事如意。

26.·漂泊是一种寂寞,每当佳节的时候会在心底发作, 问候是一剂良方,每当疼痛的时候会为你疗伤。祝老朋友重阳节快乐。

27.酒越久越醇,朋友相交越久越真;水越流越清,世间沧桑越流越淡。重阳佳节,何不把酒言欢共话巴山夜雨?

28.明日黄花、尊老敬老、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天高气爽、秋高气爽、感恩、登高、思亲

29.九九艳阳天,秋高气爽,正是枫叶最艳时,我们结伴去香山看红叶,好吗?

30.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诗意人生随笔1

人生苦短,少为离别伤感。生命不过几十年,世事不必看得太分明。

从古人的诗意生活中走来,我们是否会心生艳羡呢?岁月慈悲,诗意栖息。人生苦短,我们更要学会诗意地生活。那么,何不让我们学学古人,一起去追寻这种生活呢!

若一天的工作让你觉得疲累,那么就让王维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幽静清爽的自然美景洗却一身的尘埃吧。

若感觉生活迷茫,没有方向,那么就读一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吧,让那种辽阔深远的画面打开你紧闭的心胸。

诗意情感中流动的是纯真的良知和理性。它不会因为盲目的情绪冲动而放弃道德上的约束,更不会因为一时的焦躁和激怒而失之过甚,铸成大错,而是会用一种宽容与自律的心境审时度势,洁身自守,去做精神的强者。?

走在繁华与喧闹之中,眼前总有太多的诱惑。期望着物欲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忍不住要设计起自我的拥有。也许无法拥有许多的物质财富,但能拥有一个平和美好的心境。而这种平和与美好的心境就是幸福与快乐的秘诀。

诗意人生随笔2

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没有花前月下,没有海誓山盟,心灵超越时空,传递遥远的叮咛,我们以另一种方式结伴同行,任思念的长春藤爬满心城,越过千山万水,去缀满彼此的星空,不让遥远的距离,荒芜我们共同的梦。

离别只是最后的必然,我淡然的笑了,笑得有些不似轻声,被轻抚带过的殇,力埋于心,已假装过后真,游利于生活的流转。曾似繁华的美,落于过后的波澜,月半的钟声,轻敲着夜色的缭绕,弥漫着几分朦胧,轻风涌袭,吹散几许沉寂。

或许是累了,眼前已不再那样的清晰,轻婉曲调,漫延过凌乱的情绪,似醉非醉的状态,托付着那些流年,滴嗒着过活。

徜徉于无边无际的悠悠岁月,快乐似乎像是一种别样的心情。总是错过,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置放在毫不起眼的角落里,我一直以为,哲理文章,诗意与我无缘,今生如此,来世也不会再有更迭。然而,随着命运的`塔罗牌不断将它本来的面貌展现出来,又隐藏回去,暗淡的人生总算有了一抹亮色。

诗意人生随笔3

走过天真无邪的少年、青年,步入人生叠叠渐繁的中年,心早已经被岁月涂上了各种各样的底色,在色调不断变幻的生活里,心的烂漫早已随着季节的轮回,永远冰封在了春天以前。

寂寞的灵魂,唯有浅唱低调。我将所有寂寞深深的潜藏在我的灵魂之中,我喜欢整天不说话,一个人看天、看雨、看月,心里想着什么,也可以什么都没想。我不忍将昨日埋葬在今日的泪水中,那历历在目的瞬间,不曾忘却,总是习惯性的一个人反复着回忆两个人的曾经!

时间很短,天涯很远,有时候我在想往后的一山一水是不是该自己去安静地走完,不再去承受那么多现实了然的东西,很久没有这样努力的去写一篇文,码一篇字了,灵感晃荡总爱在半夜的前夕,这个毛病始终无法控制。那个时候我说,若你不来找我,我便不会再去寻你,但是我好像没有做到足够,我还爱你,的确。但是少了那种非要在一起的执着。如果真的没有未来,那么,只想独自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诗意人生随笔4

谁没有过年少轻狂,谁没有过梦想佐旁。当年的“诗意人生”的理想,一路走来,竟多半是“失意人生”。

每当送走离世的亲人,在那种特定的悲哀环境中,总是对人生有了诸多的感概。翻开近天的报纸,4万余人悲痛送别侯耀文先生,不禁看得两眼湿润起来。

佛教和禅宗,最后诠释的都是“无我”和“空”。人的生命的结束,最直观地显示了最后终究是一场空的事实。但又有谁能在自己的生命里透彻感悟。

当我们在职场失意,看着别人呼风唤雨、左右逢渊、尔虞我诈,又怎么能不感叹自己的愚笨耿直、实诚木纳?当我们在情场失意,看着离去的情人,又怎么能不心生自厌、失落萧瑟?当我们面对诸多的失意,最后沉沦于灰暗之中,生命的色彩几近于空。失意人生昭然若揭,为何不扯一面鲜红的大旗树立在自己的头顶,用萧洒的字体写下“诗意人生”的大字,用坚强去书写、用乐观去挥毫、用宽容去笑看,去真诚去诠释。

当失意添满胸怀时,把自己陷入电视荧屏的沙发里,宽松的睡袍、披散的头发,间或嚼一块口香糖,目光迷离地不带任何思考,懒散地看着琼瑶的言情剧“又见一帘幽梦”(儿子管它叫肥皂剧),象一个家庭妇女,不要再提什么晋升职称,也不要再勾画当作家的美梦,我只是一个看肥皂剧的家庭妇女,尽管那电视拍得很烂、演技和情节都不值得一提,看过之后,也就是感觉片头歌词还有几分韵味: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窗外更深露重/今夜落花成冢/春来春去俱无踪/徒留一帘幽梦,谁能解我情衷/谁将柔情深重/若能相知又相逢/又见一帘幽梦。

已是深夜,窗外有几声犬吠,所居城市大规模修路(为10月份召开国际煤博会做准备)、以及风起漫卷黄土和行至街道常看到的大小不同的犬,常让我怀念出差去过的南方城市,湿润的空气、街道两旁树木葱笼,感觉非常清雅、惬意。奥,已感失意至极,何以那么多的高要求?得过且过,未必不是一种好得人生态度,认识自己,比认识任何事物都重要!嘿嘿!

诗意人生随笔5

下午,送儿子去洋人街学三一口语。学校下面就是肯德基餐厅。我怀揣着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走进餐厅,等儿子下课。找了一个临窗的角落,要了一杯咖啡,悄然落座。窗外车水马龙,室内人声喧喧,可这一切好像都与我无关。我打开书,于丹的诗意扑面而来,满满的充溢着心胸,使我的全身心都浸染在这诗情画意里。

从小我们就是背着唐诗长大的。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那会的我们并不懂诗里的意思,只是机械的背诵,可那稚嫩的童音,却让家长喜出望外,为我们换回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只为这一点点好处,我们就更加背得起劲了,起起落落的童声,伴我们升入小学、初中、高中,走向了社会。

如今,人过中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看惯了社会的世态炎凉,我们那颗成人的心却变得异常脆弱,不堪一击,曾经的纯真已然面目全非,烦恼纷至沓来。可为了衣食住行,为了柴米油盐,我们不得不在这尘世中挣扎着、煎熬着。可当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摒弃了红尘的名利追逐,静下心审视我们的内心时,我们才发现,我们心中的诗意仍然春意盎然,一片茂盛。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让我们找到了情感的寄托,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感受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境界,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我们的忧愁有了排解之处。使我们的内心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如今,望着窗外的秋色长天,望着那渐渐疏落的树枝,唇齿间还残留着咖啡的苦涩,随着于丹纵横千古,品味诗人丰富多彩的诗歌境界。我的心里一片恬淡、从容和沉静。

享誉诗坛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不仅以其抨击时弊,讥刺丑恶的讽喻诗为人称道,其咏怀诗缘事而发,直抒胸臆,干预现实也很优秀。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那么,生活于唐代的白居易是如何看待衰老和死生的呢?我们从他的咏老诗中不难获得答案。他在《耳顺吟寄敦诗梦得》中吟道:“三十四十五欲牵,七十八十百病缠。五十六十却不恶,恬然清净心安然。已过爱贪声利后,犹在病羸昏耄前。未无筋力寻山水,尚有心情听管弦。闲开新酒尝数盏,醉忆旧诗吟一篇。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这是诗人年满花甲即耳顺之年向诗友刘禹锡所寄的诗歌,诗人对岁月流逝而已届垂暮的自己保持了极为自然和乐观的心态,以“恬淡清净心安然”来寄赠诗友,相互劝勉。他在《逸老》诗中云:“白日下骎骎,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我初五十八,息老虽非早。一闲十三年,所得亦不少。……皤年七十翁,亦足称寿考。筋骸本非实,一束芭蕉草。眷属偶相依,一夕同栖鸟。去何有顾恋,住亦无忧恼。生死尚复然,其余安足道。是故临老心,冥然合玄造。”

显然,诗人领悟了人的一生,有生必有老,有老必有死的自然现象,能够坦然面对衰老与死亡,恬然顺应之。诗人还在诗题下引庄子“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为之注脚,以示其志。其实,早在诗人未满七十之前,多次吟及衰老与归去之事:“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和我年三首》)诗人认为,只要人的一生在老年到来之前有所奋斗与建树,实现自身价值,终老于尘土,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对酒》诗传达了白居易对人生的理性思索:“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贤愚共零落,贵贱同埋没。东岱前后魂,北邙新旧骨。复闻药误者,为爱延年术。又有忧死者,为贪政事笔。药误不得老,忧死非因疾。谁言人最灵,知得不知失。何如会亲友,饮此杯中物。能沃烦虑消,能陶真性出。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诗人指出,人生有限的岁月中,衰老与死亡不必为之忧伤,那些为求长生不老迷于药石和叹老忧死者都是愚昧无知的,不值得取法。不过,诗人耽于酣饮取乐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对于年老体弱,落发眼昏,诗人咏道:“朝亦嗟落发,暮亦嗟落发。落发诚可嗟,尽来亦不恶。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最宜湿暑天,头轻无髻缚。”落发秃头,本是令人烦恼悒郁之事,达观的.诗人,反从头发稀疏中自嘲自解,生出落发的妙想,展示了诗人坦然步入老境的乐天心态。至于《慵不能》则云:

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

匣中亦有琴,手慵不能弹。

腰慵不能带,头慵不能冠。

午后恣情寝,午时随时餐。

一餐终日饱,一寝至夜安。

饥寒亦闲事,况乃不饥寒。

是诗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暴露了其老迈苦况。这令人想到莎士比亚所说老年是人生落幕的前奏,味觉难品佳肴,眼昏难观美景,齿发脱落,行动迟缓。然而,他在《香山居士写真诗》中,似乎又对自己老迈境况表现出另一精神侧面:“昔作少学士,图形入集贤。今为老居士,写貌寄香山。鹤毳变玄发,鸡肤换朱颜。前形与后貌,相去三十年。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请看东海水,亦变作桑田。”诗人对自己从韶华变白发的人生经历不胜感慨之余,又生出几许幸运。这种情致在《达哉乐天行》中展现得更为充分:“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三十年。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或伴游客行春乐,或随山僧夜坐禅。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庖童朝告盐米尽,侍婢暮诉衣裳穿。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都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半与尔充衣食费,半与吾供酒肉钱。吾今年已七十一,眼昏须白头风眩。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未归且住亦不恶,饥餐渴饮安稳眠。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

唐代官员七十致仕,领取半俸。白居易于武宗会昌二年(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俸禄减半也尽可宽裕优哉度日。诗人以调侃幽默方式抒发其退休后的放达情怀与闲适生活。半俸的晚景诚如《安稳眠》所吟:“家虽曰渐贫,犹未苦饥冻。身虽日渐老,幸无急病痛。眼逢闹处合,心向闲时用。既得安稳眠,亦无颠倒梦。”虽然家境不如先前,身体尚健,日子悠闲,也是老年乐事。《对酒闲吟赠同老者》:“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百事尽除去,尚余酒与诗。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达观欢乐,摆脱名利是非羁绊,颐养天年,钟情于诗酒的养老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年老力衰,淡出仕途之后,先前知交零落,海内故交音信断绝,此时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选择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如白居易在《读道德经》中所云:“玄元皇帝著遗文,乌角先生仰后尘。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世间尽不管吾事,天下无亲于我身。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从老子哲学中寻求超然物外,摆脱世俗纠葛的思想以宽慰自己,使心灵得以净化,以求得心理平衡。而《予与山南王仆射起、淮南李仆射绅,历事五朝逾三纪,海内年辈,今唯三人,荣路虽殊,交情不替,聊题长句寄举之公垂二相公》:“故交海内只三人,二坐岩廊一卧云。老爱诗书还似我,荣兼将相不如君。百年胶漆初心在,万里烟霞中路分。阿阁鸾凤野田鹤,何人信道旧同群。”王起、李绅与白居易同朝为官历三纪(一纪十二年)之久,当年同僚也只有二人尚存,联想当日诗友、同年、故旧纷纷物故,能无感触么?他在《感旧》诗序云:“故李侍郎杓直,长庆元年春薨,元相公微之,太和六年秋薨,崔侍郎晦叔,太和七年夏薨,刘尚书梦得,会昌二年秋薨。四君子予之执友也。二十年间,凋零共尽,唯予至今独存,因咏悲怀,题为感旧。”诗云:“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微之捐馆将一纪,杓直归丘二十春。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 老友故旧逝去,不免对尚存之朋友更为看重,因有七老欢会之吟:“七人五百八十四,拖紫纡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尊中有酒且欢娱。吟诗两句神还王,酒饮三杯气尚粗。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诗人列出前怀州司马胡杲(89岁),卫尉卿吉皎(86岁),前龙武军长史郑据(84岁),前磁州刺史刘真(82岁),前侍御史卢真(72岁),前永州刺史张浑(74岁),白居易(74岁)。七老人的欢聚真可谓老年欢娱图。

他的《九老图诗》:“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当时一鹤犹希有,何况今逢两令威。”这是在七老图的基础上,加入了洛中遗老李元爽(136岁),僧如满(95岁)。可见白居易老年生活并不寂寞,也不孤独。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也有老年朋友为伴。当然,老年生活的波澜,也会引发人生悲慨。白居易《悲歌》云:“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老迈的心理承受能力,任你如何坚强超脱,耳里频闻故人死的冲击,不免欷歔!当然,诗人在《会昌二年春题池西小楼》仍然这样吟道:

花边春色水边楼,一坐经今四十秋。

望月桥倾三遍换,采莲船破五回修。

园林一半成乔木,邻里三分作白头。

苏李冥蒙随烛灭,陈樊漂泊逐萍流。

虽贫眼下无妨乐,纵病心中不与愁。

自笑灵光岿然在,春来游得且须游。

会昌二年(842年),年满七十的诗人,经历人世沧桑仍然灵光尚存,先前的友人苏庶子弘、李中丞道枢,以及陈、樊二歌妓,据白居易在诗中自注:“十余年皆楼中歌酒中伴,或殁或散,独予在焉。”自然值得珍惜,没有必要辜负来日无多的岁月,“春来得游且须游”,展示了晚年白居易的健康心态和不畏老迈的积极精神,值得老年朋友取法。

白居易的老年生活是如何安排和度过的呢?我们在他的咏老诗中不难发现其较为丰富的内涵和适合诗人自己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的选择。

首先是虽老不悲,积极登山健身:“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心兴遇境发,身力因行知,寻云到起处,爱泉听滴时。南村韦处士,西寺闲禅师。山头与涧底,闻健且相随。”(《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诗人年逾六十,步入老年行列,且喜体魄尚健,心情亦佳,虽老迈而未减登山寻幽,聚晤韦处士的兴致。寻云看山,幽涧听泉,此乐何极!与处士清谈,听禅师说法, 如此安排,自然与老年人心情契合。

老年有老年的度日方式,不必强求于自己精力体魄不相符的选择:“岂是交亲向我疏,老懒自爱闭门居。近来渐喜知闻新,免恼嵇康索报书。”(《老慵》)然而欢乐与笑容不可少:“少年信美何曾久,春日虽迟不再逢。欢笑胜愁歌胜哭,请君莫道等头空。”(《劝行乐》)悠闲是自我放松的最佳状态:“虚窗两丛竹,静室一炉香。门外红尘合,城中白日忙。无烦寻道士,不要学仙方。自有延年术,心闲岁月长。”(《北窗闲坐》)心闲是对纷扰人世的自我放逐。北窗闲坐,大有陶渊明闲坐于北窗之下,酣饮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的气概。此是何等享受!

诗人以老自嘲:“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铁马因疲退,铅刀以钝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喜老自嘲》)白居易自注:“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七十老翁,孤独难免,诗人内心世界并不寂寞,饮酒赋诗,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和著述不辍的晚年:“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夫妻偕老日,甥侄聚居年。粥美尝新米,袍温换故绵。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书听孙子读,汤看侍儿煎。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好一幅生动谐趣的老少怡乐图!如此的晚景,夫妻偕老,儿孙满堂,衣食无忧,走笔吟诗,曝阳而眠,令人叹羡。

知足常乐是老年必须恪守的信条,白居易深谙此道:“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寄两匹。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狂言示诸侄》)其中“形神闲且逸”最为重要。

人生贵在知足,切不可贪得无厌。对于老年人,尤为要紧,不可攀比;因攀比而丧失心理平衡,乃自取其辱。当然白居易是那个时代的成功人士,但也是其奋斗的结果。年老的朋友只要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就应以乐观满足的心态,安享晚年。

欢娱度晚年是白居易的个性化选择:“今朝三月尽,寂寞春事毕。黄鸟渐无声,朱樱新结实。临风独长叹,此叹意非一。半百过九年,艳阳残一日。随年减欢笑,逐日添衰疾。且遣花下歌,送此杯中物。”(《三月三十日作》)年事已高,来日有限,欢笑日减,衰疾袭来……面对老境,乐观心态最为重要,花下放歌,饮酒赋诗,以欢娱的方式为衰暮年华注入活力:“百事尽除去,尚余酒与诗。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对酒闲吟》)老年人适量少饮,健身活血,吟诗寄兴,这样才不致寂寞苦闷,“或伴游客春行乐”,去旅游观光,饱览秀丽山川;“或随山僧夜坐禅”,于深山古寺追随僧人参禅入定,求得心灵的平复。如白居易在《负春》所吟:“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禅。”调气适合老年人病情的平稳与治疗,而坐禅则是衰迈之身斋心净化所必须,健康活着就是幸福。《白发》勾勒了乐天老翁的行乐自画像:

白发生来三十年,而今须发尽皤然。

歌吟终日如狂叟,衰疾多时似瘦仙。

八戒夜持香火印,三光朝念蕊珠篇。

其余便被春收拾,不作闲游即醉眠。 白发上头三十余年,歌吟终日却仍似当年,虽是衰疾羸弱之身,而精神矍铄却似瘦仙人一般,颂经信佛,日子过得充实而娱悦:不是闲游美景,就是饮酒赋诗而醉眠。

然而,由于年老体弱,狂歌须适度,醉眠戒滥饮,以免乐极生悲,适得其反,诚如诗人在《老去》中所云:“老去愧妻儿,冬来有劝词。暖寒从饮酒,冲冷少吟诗。战胜心还壮,斋勤体校羸。由来世间法,损益合相随。”损益相辅相成,把握不好尺度,好事也会转化为坏事。这对于老暮之人尤须记取。

白居易《池上篇》展示其老年度岁境况:“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此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时饮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鸡犬闲闲。优哉游哉,吾将终老乎其间。”此诗序文颇长,是说诗人晚年经营准备终老故园的情形。此外,他在《不能忘情吟》并序中言及已届暮年的自己,散去家中长物(余财),放歌妓,卖骏马之心情。总之,诗人晚年,致仕隐居之后,恬然面对日趋老迈的境况,有序安排自己老年生活,认识到“少年辞我去,白发随梳落。万化成于渐,渐衰看不足……吾闻善医者,今古称扁鹊。万病皆可治,唯无治老药”(《叹老》)的自然规律。从孩提时代到青年、壮年再到老年,是每人都面临的经历,要从根本上治疗衰老是不可能的。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生产力如何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如何完善,人生衰老并迈入死亡是无法回避的必然的归宿。这就是白居易咏老诗歌给我们的启迪。

白居易《醉吟先生传》是一篇仿效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言志之作,重点是对他老年致仕之后生活情志的展露:“醉吟先生者,忘其姓字、乡里、官爵,忽忽不知吾为谁也。宦游三十载,将老,退居洛下……年虽老,未及耄。性嗜酒,耽琴、淫诗。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游之外,栖心释氏,通学小中大乘法。与嵩山僧如满为空门友,平泉客韦楚为山水友,彭城刘梦得为诗友,安定皇甫朗之为酒友。每一相见,欣然忘归。洛城内外六七十里间、凡观寺、丘墅,有泉石花竹者,靡不游……”

诗人步武渊明,抒写老年情志喜爱,称所居有池及台榭舟桥,兴好嗜酒、抚琴及吟咏,交友以情投意合者为伍,且喜游山玩水。这样的老年生活,自然充实有趣。

诗人接着写道:“人家有美酒、鸣琴者,靡不过;有图书、歌舞者,靡不观。自居守洛川洎布衣家,以宴游召者,亦时时往。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箧。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这是白居易自述老年生活的主要安排。诗人妻孥弟侄劝诫其行为,他却振振有词地以自己不好利、不嗜赌、不迷信药石求长生回应之。

要之,白居易的咏老诗为我们展示了诗人以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生老病死,虽老不悲,知足常乐,以充实有趣的登山临水、饮酒吟诗、抚琴阅读、与老年友人聚晤清谈、与僧人隐士切磋论道等方式来安排老年生活。这是颇有意义的。当今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据统计已超过1.7亿。老年朋友不妨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从白居易老年生活中适度汲取经验,让老年岁月不至孤独寂寞。祝愿天下所有的老年朋友,健康长寿,永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