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学习方面的诗句集合80条

时间: 2023-12-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杜甫的关于读书的诗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了自知。

杜甫名人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转益多师是我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生平经历

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731年)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学习的诗句1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1、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1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7、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9、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1、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2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23、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6、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27、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2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9、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0、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3、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34、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3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3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3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4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5、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46、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4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8、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4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50、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3、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俄国)冈察洛夫

54、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法国)笛卡尔

55、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学习的诗句2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1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7、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2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7、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

38、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39、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4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4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6、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4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4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0、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5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5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5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0、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6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63、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佚名

64、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6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6、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