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摘录90条

时间: 2023-12-3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拓展知识】

古诗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又九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

这里的叫法,不符合习惯。人们习惯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而把岑参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了两诗的“异”,所以出了这样的问题。而杜甫的《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是习惯上人们把《石壕吏》叫做“新乐府”,而不叫“古风”。为了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中国古代诗歌体式作一简要回顾。

我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中国诗歌之源。

至汉代,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的机构“乐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的内容体式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汉乐府的发展衍变形成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文人以模拟为创作的“古题乐府”(也叫“旧题乐府”),它借用“汉乐府”的题目,写新的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七上)、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高中)等。

这些诗歌的特点是虽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但是写的内容是新的,不过与原题有一定的联系,如“从军行”与队伍军事有关,“雁门太守行”与边塞有关。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的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艺术品位。“古题乐府”有五言与七言两种形式。七言的古题乐府,今能够见到最早的是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至南朝齐梁时的鲍照始大力为之,写出了《拟行路难》(18首)等。乐府诗可歌唱,而七言乐府体主要是以吟诵为主,在内容篇幅上,一般比较长,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它可自由转换韵脚来极尽内容多变、结构转折、气势壮阔、感情跌宕多姿之妙,这种诗体适宜于承载较大思想内容、抒发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乐府通俗明快的特点,又以文人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歌行体”。

另一种则主要是借鉴了“汉乐府”叙事为主、反映现实的内容特点和浅显平易通俗的表达特点,用它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它并不再借用“汉乐府”的原有题目,而是根据反映事件的不同内容而命名,所谓“即事命篇,无复依傍”。唐朝的杜甫关心国事,用笔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写了许多这样的诗,如《兵车行》(高中)专写唐王朝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等。这些诗,主要是在实质上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统,形式上与五言古体诗无异。稍后的元结、顾况等诗人也写过这样的诗。至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现实主义诗人为了挽救当时国家的衰落,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弊端,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结这些诗歌形式,并冠之于“新乐府”的称号,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们自己也写了不少的“新乐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九上)、《卖炭翁》《新丰折臂翁》《杜陵叟》等,都是叙事性强、平易通俗的“新乐府体”。《竹林答问》中说:“古诗、乐府之分,自汉、魏已然。乐府音节不传,唐人每借旧题自标新义。至少陵,并不袭旧题,如《三吏》《三别》等诗,乃真乐府也。”(《清诗话续编》22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概要地指出了新乐府诗的特点。

文人学习“汉乐府”的还有另一类情况,主要是将乐府诗平易通俗的特色引入抒情古体诗中,体现出与以往五言古体诗质朴古奥不同的特色,代表作是李白的《古风》(58首)组诗。 “古风”从形式外表上看,与五言古体诗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却有区别。清代赵执信《声调谱》中在回答乐府与古体诗之间区别时说:“音情迥别,于此悟入,思过半矣。”(《清诗话》1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音情”指的就是内容感情风韵方面的区别。《瓯北诗话》中更进一步指出:“盖古乐府本多托闺情女思,青莲深于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然皆含蓄有古意……蕴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少陵已无此风味矣。”(《清诗话续编》1142页,1983)由此可见,虽同受“汉乐府”影响,杜甫的“新乐府”与李白的“古风”是有区别的。

在唐人诗集中,直接标以“古风”题目的很少。“古风”、“五言古体”、“新乐府”在形式上自由,不讲格律,所以也没有“格律较宽”的问题。七言歌行体发展到唐时,也出现了两种情况。因为唐时出现了“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以区别以前不讲格律的“古体诗”),所以,一种是有意把格律诗的一些句法、手法引入古体诗中,一种是有意避开格律诗的句法、手法。习惯上,人们把前一类叫做“七言歌行体”,后一类叫做“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初唐的一些诗人在继承南朝齐梁诗歌的华丽铺陈基础上,尝试将七言格律诗的句式和对仗等手法引入歌行体中,于是出现了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诗篇,形成篇幅雄壮、气势宏肆,散句中杂以格律、对仗等句式,以反映广阔社会现实内容见长,读来抑扬顿挫,跌宕多变,为人称道,人称“初唐体”,遂使七言歌行体面貌一新。至盛唐,高适、岑参等用此体式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如高的《燕歌行》及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九下)等,这些诗充分发挥了“初唐体”的特色,内容丰富壮阔,感情奔放激越,形象雄壮奇丽,手法技巧多样,语言骈散结合、优美多姿,读来令人意气昂扬。

至中唐白居易等人,又在这种体式中融进叙事成分,写出了名篇《长恨歌》《琵琶行》等,七言歌行体又出现了新的发展。直至清代初期,吴伟业(号梅村)用这种诗体写出了《圆圆曲》《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等名篇,以诗咏史,形式上更讲究技巧,辞藻富艳,用典精切,形成多姿多态的艺术风貌,优美动人,脍炙人口,更将七言歌行体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称“梅村体”。到了清末民初,王国维等人还用这种体式写出了《颐和园词》等诗。

而杜甫、韩愈等诗人则在七言乐府体中有意识地避开律诗的句法句式,以体现出古奥、质朴的风格特色,多用散句,多用“三平”、“三仄”收尾(如“三重茅”、“长林梢”、“沉塘凹”、“入竹去”、“自叹息”、“冷似铁”等),多用奇崛古朴的语言,以体现折拗郁勃的特色,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在内容风格上,这类诗往往以现实主义的题材、深刻沉郁的感情为主,与前一类歌行体的浓郁浪漫主义色彩不同。但是讲究内容的壮阔、气势情感的奔放激越,结构的转折多变,又符合七言歌行体的总体特色。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李益的《登天坛夜见海》,韩愈的《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卢仝的《月蚀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都具有这样的特色,习惯上被称为“七言古体”。

关于七言歌行体与七言古体诗的区别,前人论述非常多,刘熙载的《诗概》中是这样区分两类特点的:“七古可命为古、近两体。近体曰骈、曰谐、曰丽、曰绵;古体曰单、曰拗、曰瘦、曰劲。一尚风容,一尚筋骨。此齐梁、汉魏之分,即初、盛唐之所以别也。”(《清诗话续编》2436页)这里所说的“古”指的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的七言古体,它继承了汉魏古诗的古朴质实的特点;“近”则是指“初唐体”发展而成的七言歌行体,它继承了齐梁尚巧求丽的特点。可说,这是在汉魏六朝七言乐府诗的大树上结出的两个不同风味的果子。以上大概是我国古体诗的基本概况,它与唐代出现的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格律诗),成为我国古诗的基本形式。

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7、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8、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10、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1、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2、问深宫,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3、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14、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6、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17、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误年时约。——陈德武《踏莎行·中秋不见月》

18、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20、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2、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3、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陆龟蒙《中秋夜寄友生》

24、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25、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6、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中秋旅思》

27、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曹勋《尾犯·中秋》

28、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9、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30、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1、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2、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3、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4、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5、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3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37、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3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3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40、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2、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薛能《关中秋夕》

43、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白居易《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44、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6、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7、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中秋寄远》

48、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49、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0、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51、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秋天银杏的诗句吗?

描写秋天银杏的诗句篇一

《银杏王》 乾隆 不计数人围 叶茂枝孙绿荫肥 世外沧桑阅如幻 开山大定记依稀

瑞鹧鸪·双银杏 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

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王维 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

吴宽 错落朱提数百枚 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 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后写 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 乞与山中几树栽

《咏银杏》 张无尽(北宋) 鸭脚半熟色犹青, 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 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 烂银破壳玻璃明。

梅尧臣(宋)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多此以为豪。 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凶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

描写秋天银杏的诗句篇二

七绝五首 银杏心语(蝉联体)

又见金风绣锦杉,一生炫彩最开颜。

虽惜迟暮才圆梦,终把辉煌戴桂冠。

既把辉煌戴桂冠,当思风雨度经年。

赢得丽日多光顾,青涩始成十月妍。

青涩始成十月妍,难消梦醒几潸然。

畅游谁问金光道,铺锦可知一寸丹?

铺锦见知一寸丹,肯将金色洒故园。

痴情仍恋钟情处,故遣黄蝶舞碧天。

虽遣黄蝶舞碧天,不曾别去枉寻欢。

相思缠在虬枝上,再聚精魂写灿然!

杨万里

深 灰 浅 火 略 相 遭 ,

小 苦 微 甘 韵 最 高 。

未 必 鸡 头 如 鸭 脚 ,

不 妨 银 杏 作 金 桃 。

拓展阅读:描写秋天银杏的句子

1、我走到铁树前,凝视着一片树叶。虽然春季来临,但是铁树叶仍是那么的绿。铁树叶又尖又厚,如同一把利剑。我想以前的铁树叶应该是又软又柔又嫩。正因为这样,所有的食草动物都喜欢吃。每次铁树都被吃的遍体鳞伤,于是,铁树使劲的长,终于有一天,铁树长的又厚又尖没有一个动物来吃了。应该是这样吧。

2、与枫叶相比,秋天的银杏也不逊色。那扇子似的形状,别有一番风情。有的银杏中间分开,成两半。银杏叶好像知道寒风的秋、冬两季来了,换下了自己翠绿的春装,穿上了一件金黄厚实的保暖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果闻一闻银杏叶,一股来自于泥土的清香,你心旷神怡。

3、远远望去,那些树叶一丛丛,一团团,一簇簇,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在说悄悄话。红的似火,粉的似霞,黄的似金,绿的似翠,它们争奇斗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4、金秋十月,许多树叶都变黄了,在风中,那些顽皮的小叶娃娃飞了下来,把大地妆点得更加美丽!在这美好的季节中,我不禁放下手中的书本,走进这五彩的童话中去。

5、秋天的枫叶很美。枫叶的形状象一只手,表面很光滑,把枫叶贴在脸上,就象一只手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枫叶上的茎就象黄河分了许多支流,再由支流分成许多条小河。那火红火红的叶子,叶边稍稍有一点黄,再向中间是绿色的,绿色中间透出一点红,真像一个非常神奇的魔法叶子--亦真亦幻呀!

6、忽然一阵“哗哗”的摇曳声挤进我的耳朵里。我猛地一抬头原来是梧桐叶从树上落下的声音。它们时而像降落伞徐徐下降;时而像一群飞燕悠然滑翔;时而又打着一串串秋千儿簌簌飘落……我接住了一片梧桐叶观察起来。它的手感并不光滑。虽然颜色和银杏叶很相似可叶脉却清晰可见像是一幅神奇的彩绘图这一点与银杏叶真是天壤之别。

7、漫步在那山间小道上,不为南飞的大雁所吸引,不为飘香的丹桂所痴望,只为败落一地金黄的银杏所驻足。那些曾金黄灿烂、让人们流连观望的叶子,像蝴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像是为这个重要的仪式做最后的告别,继而又像孩子扑入母亲的怀抱般回到大地。

8、在不远处有一片梧桐林。看,那一片片,一簇簇的梧桐叶真像黄色的海洋。而一片梧桐叶就像一只美丽的黄蝴蝶。那梧桐叶的形状呈桃形,像孩子的手掌。突出的纹路,就像孩子的掌纹,可爱极了。

9、走进枫树林,枫叶红得似烈火,骄得像红旗,艳得赛玫瑰。嗬,又一阵风吹来,几片枫叶落了下来,像一只只红艳艳的大蝴蝶,正在翩翩起舞地联欢呢!我也当了一回小杜甫,吟诵起《山行》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我们又来到了公园最深处的银杏树林,银杏树叶黄黄绿绿,色彩缤纷,它们小巧玲珑,只有半个手掌大小,十分惹人喜爱。银杏树叶像一把把黄色、绿色的小蒲扇,正在为我们静静地扇风呢!

11、走在铺满金色地毯的小路上,心情开朗了许多,突然从一棵树上掉下来一片叶子,这片叶子多么小巧,叶片周围有许多波浪形的边,一条一条的也叶脉十分清楚,像一把精心为王帝做的扇子,也许以前城堡在边疆,在运送时这扇子不小心掉了,从此落入了人间。我心里美滋滋地想,我一定是第一个拿到的吧,我左看看,右摸摸,好像很新奇似的。

12、这时,从树上“飞”下一片树叶,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接过一看,原来是黄杨叶。黄杨叶形状是椭圆形的,颜色变化非常有趣。黄杨叶先是淡绿色,几阵秋风吹过,又变成了深绿色。最后,黄杨叶干枯了,叶片也向中间卷起来,就像叶宝宝在给自己取暖一样。但黄杨叶枯萎后也有一股清香,它在生命结束时也要把清香留在人间,这使我十分感动。

13、一片枫叶落到了我的肩上,我一看,这里又一棵枫树,枫树叶火红火红的,在树上摇摇欲坠,风婆婆轻轻一吹,枫叶就如同小娃娃一样又唱又跳的落到了地下。这是,枫叶在风婆婆的帮助下开始了短跑比赛。枫叶为何这样红?原来枫叶本来是绿的,因为枫叶体内含有叶绿素。到了秋季,一些叫花青素的.物体又进入了枫叶体内,所以枫叶就成了红色。枫叶的形状如同手掌,五个叶叉。大概以前的枫叶没有五个叶叉。后来由于羡慕人的手掌就长成了那个样子吧。

14、一片片光滑细腻的枫叶紧紧地挨在一块儿恰如一个个亲兄弟紧挨着形状仿佛一只只手掌。尤其是它们的颜色。那种红红得像一团燃烧的火丰盈的火红色似乎就要从叶尖上滴下来。火红的枫叶似乎焐暖了我的心让我感受不到一丝秋风的瑟凉。

15、一阵风儿吹来,叶子的几个小尖角摇摆了起来,多像婴儿的小手掌呀!平滑的叶面,十分柔软,边缘还长着不刺手的小锯齿。红彤彤的叶儿中间仍然有一点发黄发绿,像手指间挂着无数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

16、白杨树金黄的叶子,梧桐树宽大的树叶,玛瑙扇子般的银杏树叶……把大地装点得很美。

17、悄悄地、不由自主地蹲下身来,我缓缓地拾起一片落叶。轻轻抚摸着它精致的纹理,面对大自然中小小一员那无私的心,我顿时升起一种敬意。

18、昨天我和爸爸去收集了四种水果的秋叶它们都是椭圆形。石榴的秋叶是又绿又黄黄皮的秋叶是黄多绿少龙眼的秋叶是橙多黄少还有一点绿色荔枝的秋叶只有一种颜色都是褐色。我不知道其它的秋叶是什么颜色以后有机会多观察一下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