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四十应如诗》诉说着四十岁的男人并不算老,还可在人生的旅途上一展雄风,正如作者所言,男人四十应该如诗,平平仄仄,音韵铿锵;起承转合,张弛有度;豪气干云,挥洒自如!
黄昏,下班。浮生难得的一点清闲。天河岸边,我走马观花地欣赏了小城百姓举办了多日的七夕祈福灯展。夜晚,我独处新居一隅,窗外是迷人的小城夜色,七夕盛会的喜气,还没有完全退热,正如我狂躁的青春,还没有完全谢幕。
儿子已经于六天前到他理想的高中报到参加军训,妻子也于今天到上津古城里的学校上班。今晚,我的电脑屏幕前只有我这个宅男,多日没有动笔的我,技痒难忍,又开始断断续续地敲击着键盘……
“男人四十一枝花”。走进这个秋天,我也是四十岁的男人了。扪心自问,我算一枝什么花啊?头发稀稀拉拉,脸上胡子拉碴,总是优柔寡断,说话嘻嘻哈哈……充其量我算一棵草,一棵被岁月遗忘的无名小草。正像众人所评论的:二十岁男人是半成品,三十岁男人是成品,四十岁男人是精品……可我有自知之明,我不是什么“精品”,相对于那些“半成品”、“成品”甚至“极品”男人而言,我可能算是未老先衰的“收藏品”了。
我似乎总是活在过去,难舍那纯真的童心和无忧无虑的童年;又似乎活在未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梦想着“大器晚成”的那一天。半梦半醒之间,我已是“人到中年”。都说“三十而立”,我却寸功未立,平平淡淡;都说“四十不惑”,我却困惑不堪,苦不堪言。上有老,下有小,我却如一只笼中鸟,想要飞得更高,可惜翅膀缺少羽毛,结果哪儿也去不了……一事无成,债台高筑;万事蹉跎,羞愧难当。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在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再过十年,我就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那时,我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匆匆岁月会给我一个真真切切的答案。感情上,我算是情有独钟;事业上,我脚踏两面船。现实的狼狈相,总让我于心不甘。“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看到电视、网络里关于疆土之争的新闻,我也曾想扛起一面五星红旗登上钓鱼x,向倭寇显示我华夏民族的尊严,又恐我一介书生弱不禁风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此时此刻,又是灯火阑珊,我在翩翩回想——想想我年过花甲的父母,含辛茹苦从不言苦,想想我风雨同舟的爱人,忙里忙外任劳任怨,想想我稚气未脱的儿子,勤奋好学阳光灿烂,想想我风华正茂的同事,大显身手如日中天,想想我忠肝义胆的朋友,屡伸援手恩重如山,想想我读过的楚辞汉赋唐宋诗词
男人四十应该如诗,如一首壮怀激烈的抒情诗,或如一首刚健沉雄的叙事诗!男人四十应该如诗,四十年的历练,四十年的积淀,四十年的风雨阳光,四十年的苦辣酸甜,尽在我的字里行间!男人四十应该如诗,平平仄仄,音韵铿锵;起承转合,张弛有度;豪气干云,挥洒自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路漫漫,其修远兮,风雨兼程天地间!
我的70后兄弟
老妈属牛,与共和国同岁;老爸比老妈大三岁。咱爸咱妈儿女双全,我和弟妹仨人,一直是父母的牵挂。我比弟弟大三岁,我属鼠,弟属兔。我的兄弟70后,走南闯北度春秋。风雨中停停又走走,不知不觉间,咱哥俩都已年届不惑。
只是……只是……欲说还羞。虽说我最近才在天河之滨按揭了一套130平米的大房子,当上了准房奴,但小家三口其乐融融衣食无忧;80后的小妹,也在车城十堰成家立业奔小康了,可叹的是小弟,十年来却经历了两次婚姻,如今依然靠漂泊流浪打工谋生。唉——兄妹三人手足情深,兄弟“山重水复疑无路”,我这个老大哥,却常常只能默默地在心底里祝福他时来运转,“柳暗花明又一村”。
老爸老妈虽已年过花甲,却依然在常常为他操碎了心。记得小时候,爷爷、父母偏爱我,因为我是老大。虽说那年头缺衣少食,可我吃的比小弟多些、穿的比小弟好些。我穿旧了的衣服,往往就是他的“新衣”,我穿了年把两年,觉得旧了的运动鞋,才是他垂涎已久的“运动装备”。难得有一年的年底,父亲给咱哥俩同时买回了一顶少儿“军帽”,依稀记得咱俩戴上它时,还学着电影里的“潘冬子”,连蹦带跳地唱了好半天儿: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闪闪的红星传万代……咱哥俩的`长相接近双胞胎,其实小弟比我帅多了,他也很聪明、很勤快。
小时候,本家一叔叔因为没有儿子,而想要我老爸从俩傻小子里“过继”一个给他,老爸开玩笑地说:“你随便挑呗。”叔叔哈哈一笑说:“把那二号子过继给我,你舍得不?”这时,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的爷爷插话了:“不行!莫看我的大孙娃子没有小孙娃子灵变,可我的两个孙娃子都是宝贝,我都舍不得过继给别人!”小弟的确灵变,心灵手巧嘴也会说,的确讨人喜欢。上学后,学习成绩也比我好。特别是初中毕业前,小弟的成绩在校内名列前茅,被班主任圈定为能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可谁也没有想到,中考前夕的一个晚上,就寝后小弟一句玩笑,惹恼了一野蛮同学,被那同学用啤酒瓶砸破了脑门,血流如注,幸亏班主任及时赶到、及时组织其他同学,送到乡医院救治。老妈听说儿子在学校被人打坏了,气得火冒三丈,硬想拽着我,一起到学校去找那家伙“报仇”,但我爸是老师,而且又是那校的教导主任,何况伤人者的父母,既认了错也承担了部分医疗费,所以,这事就大事化小了。小弟也因重伤请了两三个月的病假,在家疗伤。“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写手生”,遭此沉重打击之后,小弟的成绩也下滑得比较惊人。那年中考,小弟有负众望,中考落榜了。爸妈想凑够昂贵的“自费”,送他读郧县师范,可小弟不愿意,一来是因为咱家已经有我和老爸一大一小俩教书匠,可家里依然不富裕,二来他说他不想教书,于是,他被咱爸妈送到县里读技校。
他学的是车工专业。他很勤奋好学,师父们喜欢他,师兄弟们也羡慕他。我还是第一次从小弟口中听到这样一段顺口溜的——“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是电工”。可上技校不久,记得是1994年春天吧,小弟约上同班的四位男生出走了,坐车南下广州,到东莞市后街镇的一家电子厂打工去了。后来知道,他当时的月薪比我与父亲月薪的总和还多。学生出走,老师急了,一个电话打到咱老家,父母急了!憨厚的老爸,要我也写信劝说、催促弟弟返回学校,老爸让我告诉他,“小小年纪翅膀还没有硬,别在外面瞎混了”。
也许是父命难违,也许我的书信发挥了作用,小弟又返回县技校了。学校和老师对他依然很好。技校毕业后,小弟没有到学校推荐的工厂上班,他选择了打工之路。多年来,他先后在“二汽”当过临时工,在车城某火锅店、网吧打过工,在武汉某鞋厂上过班,在北京某建筑工地干过活,在成都某汽车零部件厂开过车……在“二汽”打工期间,他经历了许多:与同车间的一女工从初恋到结婚生子、再到三、四年后,因感情不合而离婚,媳妇改嫁不久,却赌气服毒英年早逝,我的大侄子没有了生母。
十年来,小弟又经历了与车城某酒店女工从热恋到结婚生子、再到四五年因后媳妇打骂公婆、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二任弟媳带着我的二侄子,气愤愤地回到随州她娘家去了。唉,小弟经历的任何一次坎坷与艰辛,我都承受不了!成了两次家,离了两次婚,小弟如今可谓无家可归,虽然老家永远是他的大本营和根据地,但用老家的一句俗话说,他也“人过三十无少年”了。
2011年,是小弟的本命年,他可是沦落为三十六岁的单身汉子了!老爸、老妈为他心急如焚夜不能寐,小妹、妹夫为他出谋划策,想帮他再就业,我这个当大哥的,又能为从小在一起长大的聪明淘气、命运多舛的兄弟做些什么呢?我想替年迈的父母分忧,也想从思想上、经济上帮助兄弟走出困境,可我总是口笨舌拙、捉襟见肘、自顾不暇……我很自私、我很愧疚、我很苦恼、我很失败!最近,我从老妈的电话里得知,小弟确定在车城开出租车了,今年春节可能不回老家,他想多挣点钱。经历了酸甜苦辣咸的兄弟啊,这回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命运的方向盘、开创美好的新生活了!
常言道,“三十年河西,四十年河东”,诗又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快过农历年了,祝福兄弟,也祝福所有饱受生活艰辛的70后兄弟,把握现在,相信未来,明天会更好!
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 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花甲重开:指120岁。
古稀双庆:指140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29 此生知负少年心,不展愁眉欲三十。
30 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
32 何况才中年,又过三十二。
34 不觉明镜中,忽年三十四。
36 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复旦。/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余。
39 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忽因时节惊年岁,四十如今欠一年。/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我今欲四十,秋怀亦可知。
40 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四十官七品,拙宦非由它。/毛鬓早改变,四十白发生。/况我今四十,本来形貌羸。/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莫学二郎吟太苦,才年四十鬓如霜。
41 下有独立人,年来四十一。
43 若为重入华阳院,病鬓愁心四十三。
44 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面瘦头斑四十四,远谪江州为郡吏。
45 行年四十五,两鬓半苍苍。
46 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
47 鬓发苍浪牙齿疏,不觉身年四十七。
48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49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衰鬓蹉跎将五十,关河迢递过三千。
50 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宦途气味已谙尽,五十不休何日休。/五十江城守,停杯忽自思。/莫学尔兄年五十,蹉跎始得掌丝纶。/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
51 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52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55 前岁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
56 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
57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
58 身为三品官,年已五十八。/五十八翁方有后,静思堪喜亦堪嗟。
59 半百过九年,艳阳残一日。
60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我今悟已晚,六十方退闲。
61 今岁日余二十六,来岁年登六十二。
62 心情多少在,六十二三人。
63 六十三翁头雪白,假如醒黠欲何为。
64 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羸。
65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坡轮。
66 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无忧亦无喜,六十六年春。/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
67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68 六十八衰翁,乘衰百疾攻。/又问年几何,七十行欠二。
69 更过今年年七十,假如无病亦宜休。/今日行年将七十,犹须惭愧病来迟。
70 寿及七十五,俸沾五十千。
71 吾今已年七十一,眼昏须白头风眩。
73 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
74 风光抛得也,七十四年春。
洪迈说,读白居易的这些诗,犹如“阅年谱”。诚然。不过,在特殊的“年谱”后面,还有更有趣的一面。不难发现,每到白居易年龄的拐点(如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岁),关于年龄的诗,就相对多一些,四十岁八首,其他拐点各五首,余均一至三首。白居易三十岁那年也是一个拐点,但纪岁诗仅一首。说明这时的白居易,还没有刻意将年岁入诗。之后的纪岁诗,显然是有意而为了。
怎么来分析这有趣的现象呢?这恐怕要从孔子的年岁论说起。我们都知道,孔子有过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叫做:“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套用今人“注意力经济”一说,我愿意把孔子的上述理论,视为“注意力观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孔子的上述观点尚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是不会注意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这几个年龄拐点的。换言之,一旦有人将这几个年龄拐点提出,并为公众所接受,人们便开始注意它,并自觉自愿地去加以套验。孔子的上述观点,中国人张口就来,既已说明其注意力的'程度有多深。也因此,人们才很在乎生命中的上述拐点,看看自己是否就像圣人说的那样,立了吗?活明白了吗?等等。身为大诗人的白居易也不例外,他同样在用孔子的那些生活成规,来套验自己。所以,他才留给后世这么多的纪岁诗。
在白居易所有的纪岁诗里,四十岁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大拐点。在这不惑之年,白居易罕见地为自己写了八首诗,它所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也最为丰富:锄地野夫-七品小官-两鬓染霜-衰病缠身-娇女三岁-忧伤衰恶。我们不得不说,步入不惑之年的白居易,对年龄真的是敏感多多,也感慨多多。这一点,在他三十九岁那年纪岁诗里,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四十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生命拐点: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精神差;多愁感,病上身。作为生命个体,四十岁的人倒不能说每况愈下,至少是负重而行吧。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白居易五十岁这一年,其时,他到江州为吏已七个年头。他对官场上的事,已相当熟稔,因而也厌倦了官吏生活,是以发出“五十不休何日休”感叹。可他后来又说:“五十未全老,尚可且欢娱。”说明他在这一年的某个时期,心情又好转了。人一活得神清气爽,往往就不怎么知命。换句话说,五十而知天命,那是对落魄者说的;成功者会忘记年龄,也就往往不知天命。从白居易花甲之年的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情特好。咱们想想,白居易自边远的江州去中国的腹地河南做三品官,心情能错得了嘛?因为心情好,身体才特棒,爬山都不需要人搀扶。这是白居易,今天的人更是如此。2011年早些时候,八十岁的默多克在接受采访时,就声言永不退休,更说自己得活到一百二十岁。默多克何以如此有违天命?他成功呗!可就在前两年,默多克因为他的新闻集团发生“偷听门丑闻”,接受英国议会的听证。在听证会上,默多克说:“这是我最卑微的一天。”似乎,他已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感觉。
最后需要一说的是,白居易的寿命就像一个意外。因为他年少多病,对自己的寿命,特别的缺乏信心,十八岁时是以写下“少年已多病,此身岂堪老”的绝句。然他老先生一不留神,“寿及七十五”。所以,他在七十岁时,才有“且喜同年满七十,莫嫌衰病莫嫌贫”、“人生七十希,我年幸过之”的感叹。感觉得出,这几乎是白居易笑着写的吧。这几句,也可以看作是白居易对人生的感悟:人生无常,活着不易,到老更难,知足常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