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一:,《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二:刘开添《徒步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两岸融云天际消。
龟蛇对望长虹色,茫茫人海任逍遥。
孤身徒步如仙梦,万马奔腾似战巢。
长江滚滚东流去,铁龙高驾傲今朝。
巨轮不畏高水浪,火车何惧空折腰。
汉口江滩无限美,惊涛拍岸竞比高。
深思秦汉商贾客,乘舟危渡骨晃摇。
桥头横卧武昌镇,桥尾栖身汉阳滨。
人到桥心疑是岸,人临桥岸以为心。
夜色照人讥亦饱,武昌汉口汉阳情。
览尽长江看汉江,一波一浪尽水兵。
黄鹤飞过长江顶,谁道大桥非雄鹰。
千年无鹰立江上,一九五七诞生情。
中华儿女多壮志,热血浑浑满江城。
晚斋时刻早过时,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叹高呼高喝啸,流下多少风尘泪。
真欲夜宿桥杆侧,只是无闲需暂歇。
此生曾做逍遥子,不立雄心誓不回。
滥竽充数几词句,化作飓风壮我威。
浩浩长江观不尽,挺挺大桥吟不得。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三:《七绝·咏武汉长江大桥》
龙腾天堑变通途,浪涌烟波一道弧。
汽笛声中留鹤影,长虹托起夜明珠。
拓展: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位居中国腹地、长江中游,汉水由此汇入长江,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曾被孙中山誉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时期,武昌为湖北省会,汉口为商埠,汉阳也发展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而粤汉铁路也在修建当中,建桥跨越长江、汉水连接京汉、粤汉两路的构思即为各方所注。
据历史档案显示,在武汉建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用以沟通南北铁路。 1912年5月,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为粤汉铁路会办。詹天佑 在进行粤汉铁路复勘定线的过程中,考虑到将来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会跨江接轨,为此在规划武昌火车站(通湘门车站)时也预留与京汉铁路接轨出岔的位置。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 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武气绝半日复息,
汉军游骑貂锦衣。
长生木瓢示真率,
江上楼高二十梯。
大藩从事本优贤,
桥下幽亭近水寒。
注释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
〔长沙水〕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biān编)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
〔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
〔宽馀〕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是这样匆忙啊!白天黑夜地不停留。」)
〔风樯(qiáng墙)〕樯,桅杆。风樯,指帆船。
〔龟蛇〕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
〔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一九五八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
〔天堑(qiàn欠)〕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
〔更立西江石壁……当惊世界殊〕将来还打算在鄂西川东长江三峡一带建立巨型水坝(『西江石壁』)蓄水发电,水坝上游原来高峡间狭窄汹涌的江面将变为平静的大湖。到那时,巫山的雨水也都得流入这个『平湖』里来。巫山上的神女当然会健在如故,她看到这种意外的景象,该惊叹世界真是大变样了。巫山,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巫山形成的峡谷巫峡和上游的瞿塘峡、下游的.西陵峡合称三峡。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 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译文:
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向群众招手刚饮过长沙的水, 现又吃了武昌鱼。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 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 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 今天我终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岸边叹道: 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江面风帆飘荡, 龟蛇二山静静伫立, 胸中宏图升起。 大桥飞跨沟通南北, 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 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 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想必很健康, 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下面是描写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欢迎阅读。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武气绝半日复息,
汉军游骑貂锦衣。
长生木瓢示真率,
江上楼高二十梯。
大藩从事本优贤,
桥下幽亭近水寒。
《徒步武汉长江大桥》
刘开添
万里长江第一桥,两岸融云天际消。
龟蛇对望长虹色,茫茫人海任逍遥。
孤身徒步如仙梦,万马奔腾似战巢。
长江滚滚东流去,铁龙高驾傲今朝。
巨轮不畏高水浪,火车何惧空折腰。
汉口江滩无限美,惊涛拍岸竞比高。
深思秦汉商贾客,乘舟危渡骨晃摇。
桥头横卧武昌镇,桥尾栖身汉阳滨。
人到桥心疑是岸,人临桥岸以为心。
夜色照人讥亦饱,武昌汉口汉阳情。
览尽长江看汉江,一波一浪尽水兵。
黄鹤飞过长江顶,谁道大桥非雄鹰。
千年无鹰立江上,一九五七诞生情。
中华儿女多壮志,热血浑浑满江城。
晚斋时刻早过时,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叹高呼高喝啸,流下多少风尘泪。
真欲夜宿桥杆侧,只是无闲需暂歇。
此生曾做逍遥子,不立雄心誓不回。
滥竽充数几词句,化作飓风壮我威。
浩浩长江观不尽,挺挺大桥吟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