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有关的古诗句精练50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烽火有关的古诗句精练50句

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精选收集的爱国名言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诗抄·陈辉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6、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8、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9、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10、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11、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13、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7、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1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宋·陆游

2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宋·陆游

24、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5、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26、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27、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28、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30、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31、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3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3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3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诗》

3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8、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1、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杂诗六首》

4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4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44、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

45、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诗抄·杨靖宇诗》

46、爱国不分先与后,徘徊终久误前程。——朱蕴山《赠台湾旧友》

47、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兆生灵。——陶行知《不投降歌》

48、临患不忘国。——《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4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50、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经典古代诗句大全1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经典古代诗句大全2

斑竹枝,斑竹技,泪痕点点寄相思。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洛阳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 。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琼花香永羁华年,我心未远总流连。爱怎言不许一诺,你情莫变共新天。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淑女郎君两意知,银辉盈窗沐青丝。艳存罗帐鸳鸯梦,琼玉冰清笑乐怡。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王宫百官动,晓示万民行。明媒娶佳丽,赵威后问情。双人同用力,阳春神童临。

王侯将相闹新房,维拥佳丽坐喜床。国人撤枣生桂子,刘妹迎唇双吻香。杨柳娇媚欢飘舞,百感交融乐悠长。年深月久俩依偎,好运常临幸福家。

我来快典索藏头,爱坠长河浪漫游。你是星空明媚月,胡笳一曲上层楼。志疏情切常思忆,慧远初分独驻眸。

我心深怀无忘却,爱巧交织思忆灵。斯景在春花含笑,蒙柔千日永世情。

舞徐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经典古代诗句大全3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7、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3、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6、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2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5、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3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3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3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5、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3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7、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38、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3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4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4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4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9、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5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3、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5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6、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温庭筠《梦江南》)

5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6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6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2、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6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6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6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6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6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0、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7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7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7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7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第1条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第2条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第3条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第4条 岳忠武王祠

第5条 作者:陆游

第6条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第7条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第8条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第9条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第10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第11条 望阙台

第12条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第13条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第14条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第15条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

第16条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第17条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第18条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第19条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第20条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第21条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第22条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第23条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第24条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第25条 金错刀行

第26条 病起书怀

第27条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第28条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第29条 作者:郑成功

第30条 少年行·弓背霞明剑照霜

第31条 作者:令狐楚

第32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第33条 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低

第34条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