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论诗》诗句汇编90条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赵翼《论诗》诗句汇编90条

《论诗》其一 赵翼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白话译文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鉴赏

说明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只有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静止的眼光去看事物,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写出有时代气息有新意的好诗来。大自然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着的,“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这句诗则表达了世界上欣欣向荣,人才辈出的.大好景象。

《论诗》其二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白话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如今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名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鉴赏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写作特点

诗歌语言浅近,直抒胸臆,作者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为例,评价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接着笔锋一转,发表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卓越见解:随着时代发展,诗歌创作也要推陈出新,不能停滞不前。每个朝代都会有新人涌现,发展、创作是作者论诗的核心与灵魂。

作者简介

赵翼(1727~1814)清初诗人、著名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著有《瓯北诗钞》、《廿二史札记》。其中,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生平简介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

赵翼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风骚在古代实际上指的指两部书:诗经(因为诗经最好的篇章是《国风》,所以可以用风来代表《诗经》)和《离骚》。

到后来风骚变成了学问的代名词,“文人”也就可以称为“骚客”。如果某人喜欢卖弄学问的话,那么就说他“卖弄风骚”。

再到后来(大概是明清时)风骚竟由形容文人变成形容女人了,说一个女人水性杨花就说她“风骚”。某女子卖弄姿色也叫“卖弄风骚”。

风骚:

1.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2.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独领风骚

3.指妇女举止轻佻:卖弄风骚。

【原文】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此处指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传:相传。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江山:国家。才人,有才华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