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天下幽!很早就知道,
但第一次叫我惊绝,则与一组图片有关,
李双喜拍摄的,看罢,令我唏嘘。
最妙的是下点雨,淅淅沥沥,
青青的雨似在天外,听不到雨点滴落,
没有雨的烟尘在脚下,却有雾的阳光在头顶。
树丛、石板路、石头的墙都是青的,绿的,
青的空幽,绿的清朗,
一切就像一个未出嫁的处女,
衣裙素雅,在恰到好处的雾里,沐浴。
哦!雨中的青城山,一梦睡了二千多年。
青城山,多峰,也多洞,
以山为城,峰乃城中之城,
洞乃城内之城,居在天造地设之所,
不假毫厘的藻饰,岂能不仙风道骨。
公元143年,即东汉年间,
张道陵,来到了青城山,创立了“五斗米道”。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道家崇尚青城山,
也许,那的山水集朴素自然之大成。
儒家崇尚正气,道家崇尚清气,
佛家,崇尚和气,
正清和三个字,惟有清气与青城山结缘。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是道家选择了青城山,还是青城山选择了道教,
我想去过那的人,就不再会究其原由,
正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青城之山,仅凭一个“幽”字,
就可以齐名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就可以天下沽名钓誉。
且看,青城山是邛崃山脉甩出的笔锋,
背倚着的飞白,是千里岷江的云气,
走笔的宣纸,则是开阔的天府平原。
青城山这个绿色的墨点,恰好点在了华西雨屏带上,
神奇的地貌造就了,一座烟雨青山。
青山空翠,溪谷幽然,
草木横生着终年的绿,绿的深得不可测度。
日出日落之间,雨后隐现着佛光,
云海添满山间的沟壑,山有多高,雾有多深,
海有多大,谷有多幽,山之禅韵似丹岩沟谷、
赤壁陡崖,高不可攀也。
文化的山,博而大,
历史的'山,深而高。
当文化超越了历史的阻隔,文人的心与山水往往融成一体。
国画大师张大千,曾举家移居青城山,
泼墨弄清彩,青城山色,幽幽二百里,给了他禅佛,他成了画里的佛。
1960年,一个迟暮的老人,感喟道“而今能画不能归”,
他就是远在海外的,张大千。
老画家,想再一次踏遍青山,踏遍青城山,
可那远隔重洋的乡愁,如青城山的点点磷火的神灯,星汉闪烁。
两千年前,张天师点亮了神灯,
两千年后,张大千的圣灯之心,伏在如潮的海浪上。
张天师是道,仙风道骨,
飘飘欲仙,最终乘鹤而去;
张大千是佛,画图佛国,
虽不能长生不老,但他的艺术却能立地成佛。
正如电视片《江南》的解说词《烟雨青山》里,所说的那样:
也许做人太累了,所以想到成仙,
也许成仙太难了,所以还是做人。
也许做人太累了,所以想到成佛.
也许成佛太苦了,所以依旧做人。
幽幽青城山,林木青翠,
山风吹送着潮湿的空气,雾霭、远山、树林子都潮湿了,
从岷江河谷涌来无限清凉,触目可及。
青山横北郭,青山郭外斜,
青城山却是山的郭、郭的玉。
三十六峰环峙,三十六块翡翠,
浑然青青,一大块青青的玉石,
冬来幽寒,夏来清凉,
触手可及,触手可不及。
或许,青城天下幽,永远是个谜,
不可解之处,就微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就静悟在禅的佛心与道的清虚之间,
就似那出产的茶,汁色清澈而香醇,
就似石头对一只飞翔的鸟儿说:
——青城山是你能说话的知己。
青城山下忆大千
曹积三
①胡立是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且是得意门生。我喜丹青,更慕丹青手,便特意去青城山下拜访他。
②先生伴山而居,环境很是清幽,有竹,有兰,草木葳蕤;淡湿而清新的空气漫延其间。室内陈设挺简洁,墙上只挂着一幅张大千的立轴山水,透出主人对老师的思念与景仰之情。
③先生已沏好茶等着我们。当我接过茶盏,一股清雅的香气,悠然飘来。他说,这是青城山的“洞天贡茶”。呷一口,满嘴生香。青城有茶甲天下,此话不谬。遥想当年,张大千拒当汉奸,不受日寇伪职,化装逃出北平后,独独选了青城山,隐居上清宫,足见其慧眼。
④“是的哦,大千师太喜欢青城山喽!”胡先生话音朗朗,“这儿哦,是他心中的乐园。”
⑤随他的话语,一个痴情于大自然的画圣浮现眼前。
⑥每日里,张大千除了手捧书卷、挥洒丹青,便置身于山野之中,拜望千峰万仞,细品草木百花。他听流泉、看飞鸟、拂野竹、望云海……乐此不疲。他常常伫立于老松之下,盼顾远峰近岚,久不言声。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雨后的夜晚,竟身披薄衫,举步登高,手捋长须,瞧那秋月透过丫桠撒下的清辉,与艳阳高照时的婆娑树影有何不同。
⑦“大千师常说,人间有两部书,一部是有字的,系前人所写;另一部,则是无字的,为自然造化。两部书都要读好,方能成器。一定要画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而且,要用心去画,才能如登山一样,一步一层天。”
⑧忆起老师的教诲,胡立感慨系之:“这些至理名言,影响我的一生。”
⑨“我算得上是个专情的人,一生苦心孤诣,只画都江堰和青城山,画了大约一千幅。”他说着,眼里泛着泪光,“都江堰,是爹娘生我养我的地方;青城山,是拜师之处,是识得再生父母之地。这里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如同我的血和肉。”
⑩说罢,他展纸,挥毫,为我画了一幅《秀水都江堰》。
○11 “大千师云游在外,也非常想念四川老家。可惜,他未能回得来。”胡立的话音里,有无限的遗憾。
○12思乡,是张大千晚年的心结,他曾写道:
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蘸泪写沧桑。
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
○13读了,有谁能不为之动情呢?胡立告诉我,大千师曾托人几经辗转将一幅画作从台湾送回四川,表达他的思乡之情。为防不测,题款的印章,是夜里,摸着黑,钤上去的,所以,章子上下颠倒了。见到那带着老师体温的猩红印章,他如何忍得了泪水……
○14胡立先生为了款待我这位远方的客人,特意包了饺子。更让我惊奇的是,那醇香的米酒、可口的`泡菜、独具风味的“老腊肉”,都是他的手艺,而那滋味鲜美的小菜,竟也是用他亲自挖来的竹笋烧制的。
○15他一面为我斟酒,一面说:“大千师在青城山时,经常带着我去采蘑菇、找野菜、挖竹笋……而且,他乐得上灶,炒的青菜,碧绿如鲜;他做的狮子头和粉蒸牛肉,与众不同,尝过的人无不称赞。”
○16胡立仿佛又回到了在大千师身旁的岁月,脸上洋溢着激情:“有一天,刚送走来吃饭的客人,大千师对我说,做饭烧菜岂可小觑,这也是艺术。烧不好菜,难成一个懂得滋味的好画家。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地跟着他学厨艺。”
○17“你知道大千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厨艺和画艺吗?大千师说,‘我的画与菜相比,菜,当然在上。’”我听了,吃惊不小。
○18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
(选自曹积三的博客,有改动)
11. 综合全文,胡立先生受到师傅张大千的哪些影响?(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3分)
眉间挂风去,指尖捻画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这句话包含了作者对张大千的哪些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段引用了张大千的诗,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从内容、技巧两方面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我拜访胡立,胡立先生回忆恩师张大千的诸多往事。
B. 张大千告诉胡立,烧不好菜难成一个好画家,胡立就暗暗地跟他学厨艺,最后胡立的厨艺超过了他自己的画艺。
C. 拒当汉奸,不受伪职,隐居青城山,这些可以看出,张大千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
D. 文章第5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痴情于大自然的画圣浮现眼前”引起下文对张大千在青城山生活和创作的回忆。
11. (3分)痴情大自然;学习厨艺;热爱家乡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
12. (3分)语言凝练文雅。运用对偶的修辞,简练的传达出张大千的对大自然的痴情,认真的观察,细致的描摹。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语言特色很鲜明。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作者的表达。
13. (3分)仰慕张大千对大自然的痴情;感慨张大千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惊讶张大千的厨艺高于画艺。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蕴含的情感的分析能力。“张大千毕竟是张大千”在全文的结尾,应该从全文的角度去思考。
14. (3分)内容:刻画了一个鬓发斑白远在天涯,挥毫作画时泪水连连,身在万里外,心里总恋着家乡的游子形象。技巧:“万里迟归总恋乡”运用直接抒情,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恋。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的内容理解和诗歌手法的赏析能力。题干中明确从内容、技巧的角度分析表达思乡之情,就分别赏析。内容上赏析,主要对诗句的理解与翻译;技巧上从“总恋乡”看出诗人的直抒胸臆。
15. (2分)B
【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能力。B. “胡立的厨艺超过了自己的画艺”,选文中说“张大千的厨艺超过了自己的画艺”,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还没到青城山,我和家人就看到了这个醒目标语。不远处,巍峨雄伟的青城山矗立在我们面前,它的轮廓清晰可见。一望无际的山崖耸立着,它高高地,尖尖的,就像一座高塔,直插云霄,我能隐隐约约看到郁郁葱葱的草木,车子行驶在蜿蜒又崎岖的公路上,绵绵细雨唤起漫山云雾,山峰在袅袅云烟中若隐若现,更显得雄伟险峻,让我觉得它是那么神秘,那么美丽。青城山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啊!
终于到了山脚下。不能光看青城山的表面,更要去感受它里面的风韵。这里果真吸引了我,虽然灾后重建还不够全面,但是这只是其次,并没有破坏我的好心情。
山青水秀的青城山到处可见溪水。它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急,时而缓。当溪水从高处流下来时,如小瀑布一般,飞溅起团团水雾,留下圈圈圆圆的水波,似舞蹈者轻盈地旋转,溪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溪底的沙石。溪水淙淙流淌着,那咚咚咚的水声,好像有人弹奏的乐曲,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哗哗哗的若是一根看不见的'琴弦,抚爱着这美丽的青城山。我捡起一根竹竿,顺着河道走着。哇!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让我脱口而出,它飞快地冲下来,像一条洁白的玉带,又如一条轻纱,风一吹,水珠似一颗颗珍珠,散落着。在炎炎夏日中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清爽,使我飘飘欲仙。
夜幕降临了,瓦蓝的天空似被泼了桶漆,一下黑起来了,婉转动听的鸟声,吱吱的蝉鸣声,呱呱的蛙鸣声……响彻天空。在这寂静的深山老林中,显得格外可怕。仰望天空,繁星点点,在漆黑的空中闪闪烁烁,有的亮,有的暗,像细碎的流沙铺成的银河斜躺在迷迷茫茫的空中。大地已经沉睡,除了微风轻轻吹着外,没有任何刺耳的声音了。青城山在浩瀚的星空的包围下,显得十分宁静。
我爱青城山,它依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