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夏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秋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冬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缴《四气诗》
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春风不解禁杨花,髀移诵腥嗣妗。——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
2、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3、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4、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1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1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14、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17、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18、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0、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21、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
24、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25、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7、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8、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温庭筠《惜春词》
29、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陈与义《春寒》
30、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31、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32、斜风细雨作春寒。——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33、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34、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平《春雪》
35、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36、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37、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38、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39、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惠洪《千秋岁·半身屏外》
40、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41、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阎选《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
42、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赵汝《汉宫春·着破荷衣》
43、晚来妆面胜荷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44、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45、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46、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4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48、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49、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王维《送康太守》
50、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5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5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53、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杜甫《夏夜叹》
54、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55、见荷花、被风吹。——蒋捷《燕归梁·凤莲》
56、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57、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5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9、映湖光,逞新妆。——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60、酒盏旋将荷叶当。——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6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6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63、 珠帘淡淡风,香里开尊俎。——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6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6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6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69、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7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71、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7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74、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7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76、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78、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79、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0、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8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2、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范云《别诗》
83、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8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85、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86、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87、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88、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89、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崔涂《除夜有怀》
90、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91、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9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3、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94、去年冬至尧母城,城头较射角弓鸣。
95、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96、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97、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98、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
99、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
100、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
生物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生存着,这样的情景在古诗中又是如何表达的呢?
描写春天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王维.《相思》)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1、《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描写夏天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唐.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唐.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唐.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宋.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唐.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唐.岑参.《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宋.范大成.《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唐.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夏日高 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赏析:这首诗在炎夏读来倍感清凉安详。 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 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 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的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描写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东汉.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唐.李绅.《悯农》)
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李煜.《虞美人》)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7、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其一》)
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9、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乐府诗集.长歌行》)
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
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描写冬天的诗句
1、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隆冬到来时, 百花迹已绝。 (民国.陈毅.《红梅》)
3、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南北朝.王微.《四气诗》)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唐.董思恭.《守岁二首》)
5、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宋.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6、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南北朝.陶渊明.《四时》)
7、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唐.杜甫.《兵车行》)
1、《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舟雪。
2、《夜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雪梅》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