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陶渊明好读书的诗句精选66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体现陶渊明好读书的诗句精选66句

引导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下面是有关陶渊明诗人一些好读书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好读书:1.弱龄寄世外,委怀在琴书。2.盛世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3.奇问共欣赏,疑义相与析。4.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性嗜酒:1.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2.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3.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4.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性嗜酒: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课内:

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诗书敦素好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课外:

好读书: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性嗜酒: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诗书敦素好 ;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陶渊明好读书的诗句古诗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还旧居》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答庞参军》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

饮酒诗二十首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移居诗二首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酬丁柴桑诗

有客有客。爰来宦止。

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飧胜如归。聆善若始。

匪惟也谐。屡有良游。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陶渊明主要成就

田园诗

两晋时盛行玄言诗,思想内容空虚狭隘,浮浅乏味。而陶诗异军突起,平淡自然,为当时沉闷的文坛吹进清新的春风,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诗表现了淳朴的农村生活情趣,描写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又表现出坚决与污浊政治决裂的情操。他的'诗描写乡居生活,讴歌劳动和躬耕自给,这些都是以前的封建文学中所没有的,如《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

咏怀诗

以及叙写时事的诗,如《饮酒》、《杂诗》《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表现了陶渊明归隐后对政治的关心。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

其它诗作

部分诗作有“乐天知命”,“委任自然”,消极避世的消极思想。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 《饮酒·其五》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归去来辞》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杂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陶渊明 《闲情赋》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陶渊明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陶渊明 《神释》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陶潜 《拟挽歌辞》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归去来兮》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陶潜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 《归去来辞》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 《归来去兮》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陶渊明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 《形影神赠答诗》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陶渊明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 《归田园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潜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陶潜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陶渊明 《咏荆轲》

勤靡余暇,心有常闲。 ——陶潜 《自祭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 《读山海经》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 《挽歌》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陶渊明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

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陶渊明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 《桃花源记》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陶渊明 《饮酒·其十》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读山海经》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 ——陶潜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陶潜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引导语:宋代的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诗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那么大家知道他们的10首最高境界的诗是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陶渊明的人生哲学:

形影神·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陈寅恪先生专门对此诗逐一阐释,得出结论是陶渊明信奉着“委运任化的新自然说”,基于他的这一哲学观,后代学者多能继续研究有所创获。陶渊明确实给时人一种新的活法,确实活出了与世俗生活和解的方式,平淡中有绮丽,苦闷中有快乐。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盖应如此!

二、陶渊明的淡然悠远

饮酒·其四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总是让人联想到菊花。他的诗也符合菊花淡然的风格。这首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对菊饮酒,啸歌采菊,自是人生之至乐。

三、陶渊明的豁达

拟挽歌辞·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拟挽歌辞》共有三首,陶渊明设想自己死后情景,拟此三诗,此诗为第三首。后四句道出了他对生死的豁达。视死亡如托体于山,这就不难懂他的乐天安命顺其自然了。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很大,在他身上总能看到庄子的影子,只不过庄子是太不近人情的哲学家,而陶渊明则是一位想得开、说得出且做得来的诗人。

四、陶渊明的读书:

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古之学者耕且养”,陶渊明也是继承古训的,务农自不必说,但猜想他庄家肯定种得一般,也不是一位持家有方的人。读书亦是如此:“好读书不求甚解”;泛览、流观可窥其读书的态度了。

五、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是陶渊明的代表作,诗中各种美好的意象:鸟、鱼、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烟、狗吠、鸡鸣……娓娓道来,生趣盎然。岂不知天天闻此、观此是何等单调无聊!有幸悟出此中真谛非诗人莫属。这才真的算是 “诗意的栖居”!

六、陶渊明的劳作: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首真真正正劳作的诗,非久居田家而不可得,宁静平和充实的天趣使然。又虽累得半死也不忘说一句“但使愿无违”,可见其率性的人生。

七、陶渊明的旨趣: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陶集中的臻品,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同样璀璨。其艺术水平之高相信放在任何一部伟大的诗篇前都毫不逊色。魏晋最重玄学,尽管陶渊明不是玄学家,但他也在“言意之辨”。想到他的.“二顷五十亩种秫”、二万钱悉送酒家,可见酒在他生活中的重要。

八、陶渊明的霸气: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陶渊明的诗虽然以平淡自然为主调,但是他仍有豪迈雄健的一面,对于这一点,鲁迅先生称之为“金刚怒目式”。

九、陶渊明的真淳:

与殷晋安别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元好问论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此诗可见其对友人情谊的质朴,而凝字练句可谓真淳:“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行云流水、潇洒自然!如此为诗,可谓绝唱。

十、陶渊明的窘境: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每读此诗都感同身受,其无奈的境地溢于言表!陶渊明到底有多穷?《归去来兮辞》序中说“幼稚盈室,瓶无储粟”;《有会而作》中说“老至更长饥”。可见他的人生各个阶段都在受饥饿之苦,“乞食”亦属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