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考常考诗句摘录90句

时间: 2023-12-0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高中语文学考常考诗句摘录90句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

《再别康桥》—徐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

(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古诗文填空(一):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7)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8)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9)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参考答案:

(1)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3)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4)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5)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6)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7)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8)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9)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10)别有幽愁暗恨生 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诗文填空(二):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杜甫《登高》一诗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5)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亩之农夫

古诗文填空(三):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3)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________________,上出重霄;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_,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6)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8)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9)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天之苍苍,________?其远而所至极邪?________,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参考答案:

(1)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2)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3)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逝者如斯夫

(4)层峦耸翠 飞阁流丹

(5)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6)故不积跬步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8)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9)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0)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1. 《训俭示康》:

·文章第一段,作者结合自身体会和圣人的教诲,指出自己的本性: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赞扬节俭的美德,批评以奢侈为荣的不良世风。

·令作者不满的世风: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之所及哉

·第四段引用并阐发御孙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说明崇尚节俭和追求奢侈必然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

·最后一段用古今历史人物的正反事例,来证明“俭”和“侈”导致的不同结果: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

2.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 《过秦论》:

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